的发展提供了形式。韩愈c柳宗元的个别作品,带点小说意味,是具有进步意义,是符合穷变通久的发展规律。但是由于章炳麟胸中横亘着周秦魏晋之文,因而只肯定了他们“复古”
的成就,而否定了他们创新的合理。至于“宋代六家”
,在章炳麟看来,更不及韩c柳了。他说:“欧阳修c曾巩,好为大言,汗漫无以应敌”
,王安石“不可与道古”
,“苏轼父子,则佞人之笺笺者。”
1其评“八家”
,尚且如此。对明以后规模“八家”者,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32页。
61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95
自然批评得更加刻薄。例如,归有光c方苞“故未识字”
;刘大櫆之作“榛芜秽杂”
,“童牛角马,不今不古”等1。
从半截子的文学发展观出发,章炳麟还对近代文坛进行了一系列的批评。他只称赞当时最大的拟古主义者王闿运“文学深湛,近世鲜其畴类”
2。
而对一代议政风气和文学风气的开拓者龚自珍c魏源,则肆口诋諆。他说:“自珍文辞侧媚”
,“佻达无骨体”
,“将汉种灭亡之妖”
;“源故不学,惟善说满洲故事,晚乃颠倒诗书,以钓名声”
3。从这些结论可以看出,其错误除半截子的文学发展观以外,又多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今古文学派的门户之见。
至于对维新文人的批评,在政治上,自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他的批判却不都是着眼于政治,而经常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不合乎晋宋文章的三尺之法。他说:
谭复生c黄公度二子志行,顾亦有可观者,然学术既疏,其文辞又少检格,复生气体骏利,以少习俪语,不能远师晋宋,熹用雕琢,惊而失粹,轻侠之病,往往相属;公度熹言经世,其体则同甫c贵与之侪,上距敬舆,下榷水心,犹不相逮4。
康长素时有善言,而稍谲奇自恣5。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2c466页。
2与刘光汉书三c太炎年谱长篇,第233页。
3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43446页。
4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50页。
5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50页。
614
89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严复辞虽饬,气体比于制举1。
要说到梁启超及其倡导的“文界革命”
,则更不堪齿数,至谓“文不足以自华,乃以贴括之声音节奏,参合倭人文体,而以文界革命自豪。后生好之,意相模仿,致使中夏文学扫地者,则夫已氏为之也。”
2
章炳麟对“报章小说”尤其深恶痛绝,甚至以桐城古人为“雅训”
,以“报章小说”为下流。他在给其妻汤国梨信中说:“此女平日好观俗小说,此最有害,如能学习诗词,可以改移其志”。
3曾为革命家的章炳麟,在反对文体改革的问题上,竟和反动文学流派结合了同盟,最后他甚至否定了自己一生中所建立的最大最久的业绩那些所向披靡的攻战文学,说是“斯皆浅露”
,“无当于文苑”。晚年自编丛书,将其刊落殆尽,而专收使并世学者c艰于一读的“闶雅”之文,真令人难以置信,一个是非颠倒c昏头昏脑的复古主义者和一个思想锐达c笔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