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公允价值,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更具有相关性。
在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即:第一,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c谨慎和有条件的。原因是考虑到我国尚属新兴和转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甚至借机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c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第五节财务报告
一c财务报告及其编制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c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从国际范围来看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术语,但是在我国现行有关法律c行政法规中使用的是“财务会计报告”术语,为了保持法规体系上的一致性,基本准则仍然沿用了“财务会计报告”的提法,但同时又引入了“财务报告”的通用概念,,并指出“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并在所有具体准则的制定中则统一使用了“财务报告”的术语。
财务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财务报告应当是对外报告,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投资者c债权人等外部使用者,专门为了内部管理需要的报告不属于财务报告的范畴;2财务报告应当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包括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和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信息,以勾画出企业整体和全貌;3财务报告必须形成一个系统的文件,不应是零星的或者不完整的信息。
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最终结果体现,投资者等使用者主要是通过财务报告来了解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c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财务报告是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媒介和渠道,是沟通投资者c债权人等使用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信息的桥梁和纽带。
二c财务报告的构成
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财务报表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构成,附注是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c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c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c长期偿债能力c利润分配能力等。
二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实现的收入c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构成与质量。
三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各项活动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特别是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现金流量和资金周转情况。
四附注是对在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