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不可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三是会计信息披露要透明。会计准则站在保护投资者和公众利益的立场,对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进行全面梳理和改进,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财务报表概念。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学习中,既要精通如何做好信息披露,又要学会如何更简明扼要地分析阐述数据变化背后的主要原因。为了帮助大家全面正确地理解会计准则,财政部会计司直接参与制定准则的同志们全力编写了这本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有关人员一定要精心研读。
重点之三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要将准则规范要求与本单位会计审计实务有机结合起来,切忌读死书c死读书。要带着问题深入学习,并将学到的东西放到实际工作中去检验。同时,要加强相互交流,在碰撞中明辨是非,在碰撞中升华认识,在碰撞同提高。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七c如何抓好会计准则培训
强化培训是确保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实施的重要方面。自2006年8月以来,财政部c证监会c中国会计学会等单位,采用“一竿子插到底”的方法,相继组织了大规模的培训,收效很好,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平稳过渡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和以后年度的准则培训任务仍相当繁重。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c注册会计师行业组织c各有关监管部门c境内外上市公司c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各高等院校等有关方面,应当从提高会计审计质量c维护公众利益c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度,扎扎实实做好准则培训工作,确保会计准则的全面贯彻实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确保会计准则培训工作有计划c有秩序c有成效,各级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总结2006年准则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统筹规划,通盘考虑,确保今后的培训工作富有成效。一要巩固2006年对上市公司c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相关人员培训效果。结合实施中遇到的问题c产生的困惑,再组织一轮温习与研讨式的培训。同时,要配合会计准则在大型国有企业稳步推开,逐步将培训对象转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c国有企业等单位的相关人员。为使培训对象“取得真经”,要注意发挥培训的主渠道作用。二要制定具体方案一抓到底。“细节决定成败”,准则培训是否取得实效,“细节”安排是关键,方案须周密。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变化和经验背景的不同,调整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手段,细化培训内容,注重培训效果。三要统编教材,方便学习。不仅要出版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方便广大财会人员全面c系统地了解会计准则的制定背景c难点重点c账务处理和报表列报等,还应全面修订各级次会计从业资格c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教材,形成立体c全方位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更新知识的态势。四要常抓不懈,形成制度。要把会计准则培训工作切实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联系起来,形成制度。要善于总结培训经验,深化培训内容;要结合新经济业务;拓展培训范围;要结合与会计准则相关的配套法规,提升培训层次。努力营造主动c自愿c积极参加会计准则培训的氛围。
企业作为会计准则实施主体,其理解和掌握会计准则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新旧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和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企业管理层要重视和加强会计准则培训,将其作为改善内部管理c提升企业市场形象的基础工作来抓。董事长c总经理或厂长等企业高层人员不仅自己要带头参加会计准则培训,还应鼓励c督促财务c内部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企业要注意培养和发现既熟悉本企业自身业务,又精通相关会计准则的“内部专家”。以点带面,力争使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融入本企业的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实务中。同时,还应注重完善创新机制,使高水平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