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啪”

    “这些孩子,你是怎么拐来的在哪里拐来的都一一给我讲清楚否则,别怪我盛情款待”

    听到“盛情款待”,张典守就想起了被放下在锅里“洗澡”的经历于是,他颤抖地一一交代了拐孩子的经历。

    后来,经历了几个月的追寻,也只找回了八成的孩子。而当初让县令那么失态的是他的四岁的小外甥的小金锁那时候他家的小外甥已经丢失了三个月。所以当他看到小外甥的金锁的时候才会想出“假烹人”的招式,好让张典守快点招供找回孩子。县令也是幸运的,在他出发去找孩子前就跟百姓说:“我金某人必然尽某最大的努力找回孩子至于这人贩子张典守,等我找回孩子再做定夺”他的意思就是,若是孩子一个个安好无恙,那么,他的一条狗命可以留着当官奴。若是有一个孩子不好了,他张典守也可以不用继续活在这世上了。因为金县令和县丞一直在研究着律法典籍,刚好找到了可以依据孩子伤亡安好程度判人贩子罪责的律法。因此,金县令的小外甥是找回来了。但是,当初的那些那些孩子中,有几个孩子因为颠沛流离染病去了,还有一些被卖到烟花之地,被人虐打致死也有几个,还有一些不知道是辗转几次,已经无迹可寻。金县令看到这样的结果,痛心不已。于是,就和县丞文书等人连夜赶写了书信给州府,对将判人贩子的死罪这一决定作了通告。这样的行为,也金县令依照几年前的一个县令的做法,同样是处死人贩子的案例。

    至此,张典守的罪行已经判定,贩卖人口,并因他的缘故,使得八个孩子丧命于他乡,罪大恶极,罪无可赦,处以斩刑,秋后处决。

    c后来事

    金县令一审将贩卖孩子并致使八个孩子丧命的张典守处以斩刑,而张典守的父母亲因为也是知情且参与谋事太多,也被分别处以收监十年与五年。念其妻李氏知情甚少,令之养育张典守的两个儿子,不得改嫁。

    这个判令一出,众人激动不已。一个烂人的命竟要八个孩子的命来相抵可是,总好过让罪魁祸首逃脱死罪的好。因为之前也有抓过害死被拐孩子的人贩子,可是那时候的县令却只判处人贩流放一千里本来县里新来的文书也劝县令和县丞不要将人贩处死的,因为怕他们被百姓说是酷吏c。

    当时,金县令就暴怒,冷着脸道:“贩卖私盐是死罪,贩卖婴孩,并害了那么多孩子的命,却只是流放那么点路程难道一点盐还比不上一个孩子的命更不说那些孩子中有些可能是国之栋梁了杀人偿命管他天皇老子,还是装疯弄傻”

    “可是,这样的话,不怕那些人贩子变得更加罔顾人命吗”

    “如果害了那么孩子都还能留着他们的狗命,连死都不用,那么,还有什么能震慑他们你要知道,他们以身犯险,不过是为了钱财。可,为钱财,到底都是为了他们能过得更好。但,若是,一经发现,就会没了小命,我相信,不会那么多人去冒险。人都惜命。”

    这话说来,文书已经不知如何反驳。只能任由县令定夺。可是他还是看向县丞,希望他老人家能阻止一下。可是他注定要失望的,只听到县丞淡淡的说:“我是赞同县令大人的说法的。如果像对待贩卖私盐那般严苛,那么就能希望人贩子像盐贩子那么少,而不是像如今这样连一个老鸨都能当个人贩子。”

    至此,文书也隐隐约约发现自己已经认同两位大人的说辞。罢了,这样也算是除了一大害,也为孩子们报了仇。就这么着了。可是他不知道金县令已经在想着要不要跟皇帝禀告这事,真的罪同于贩私盐。

    “他张典守,不过是攀上了不错的亲事,举家搬到镇上,还真以为披着鸡毛当凤凰了我呸把他的鸡毛拔了,丢进火里烧成灰,他还能怎么样”这边,张冬c张彦笙c陈福来和赵杨四个人在一家酒馆里喝酒。说到张典守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