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在目前缺乏比较完善的信用机制情况下,银行难以把握良莠不齐的民营企业的信誉和还款能力。所有针对银行无法甄别的类似企业制定的对该企业的贷款利率等贷款条件会偏于严厉,利率的提高将使得那些低风险的c诚实经营的民营企业难以承受,因而,他们会选择退出信贷市场,不再寻求获取贷款;反而是经营不善或意图骗贷的企业留在信贷市场上,从而使得银行的贷款风险上升。接下来,呆账坏账的增加又会进一步打击银行的贷款意愿,使信贷市场不断恶化。
第112节:第九篇选择的智慧: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很显然,正是由于贷款风险信息在作为委托人的国有银行和作为代理人的民营企业之间分布不对称,而导致了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现象的出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还在于信息,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用情况了解得越多,柠檬市场现象就越不明显。柠檬市场上所出现的这种违反常规的逆向选择现象对经济是十分有害的。高质量的产品供给者和高质量产品的需求者无法进行交易,双方效用都受到损害;产品供给者提供的高价值产品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需求者以预期价格获得的却是较低质量的产品;低质量的企业获得生存c发展的机会和权利,迫使高质量的企业濒临停产或者降低产品质量,与之同流合污,苟且偷生可以这样说:逆向选择的环境之所以能够形成,就是监管者失职c默许乃至放任的结果。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的一再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疏通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渠道,使得双方诚信交易;同时,必须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清除各个领域中的柠檬,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二c漂亮女生的困惑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是由英国爵士格雷欣于16世纪提出的,故又称为格雷欣法则。该定律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的归纳:在铸币时代,若市场上有两种货币良币成色好c分量足的铸币和劣币低于法定成色或者分量的铸币,只要两者所起的流通作用等同,人们就倾向于使用劣币,而将拿到手的良币收藏起来,或者积累多了重新铸造成劣币。久而久之,良币就会退出市场,市面上只有分量不足的劣币在流通。在存在大量制度漏洞c缺乏监管的市场经济中,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劣币驱逐良币,通俗地说,就是人们更愿意使用坏钱而不是好钱,结果坏钱把好钱排挤出了流通市场。道理很简单,比如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会选择性地先掏出钱包里的旧钱而留下票面较新的钱币。据某报报道,若干年前就发生过一件怪事:某地市场上销售的大米普遍掺沙子,最高者掺沙子率达到了30,平均也达到了10。一个卖米摊的摊主刚开始怎么也不愿意昧着良心赚黑钱,可在周围同行都掺沙子的浪潮中,该摊主的生意被排挤得举步维艰,连基本的生活眼看就要维持不下去了,其自身的道德约束力终于倒在无情的市场法则和经济压力面前,抵挡不住市场的逆向淘汰,最终选择了妥协。但摊主还是不忍心把脏兮兮的沙子掺进白花花的大米中,于是他想出一辙:顾客每买一袋大米,都要搭着一小袋沙子。有人贬斥摊主这种类似于明抢的恶劣行为是缺德,摊主无可奈何地反驳道:真正缺德的是那些把沙子掺进大米里的人,我也是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啊。我这么做等于是把沙子给你们捡出来了,不硌你们的牙,省了你们的事,再说我也就搭了个市场上的平均数啊。如果不搭这沙子,我哪来的生意啊因为不掺沙子的大米价格会更高,也就卖不动,我又怎么生活下去啊。
第113节:第九篇选择的智慧: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所有员工减薪20;二是公司裁员20。从逆向选择的观点出发,公司负责人应该选择后者。原因如下:假如公司领导选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