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会造成商业周期,并带来灾难。[4]
第58节:对萧条的其他解释:一个评论3
如果消费不足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任何危机,那么萧条应发生在消费品行业中,该行业的剩余商品将积压,同时至少相对的繁荣将发生在生产资料商品行业。但是,通常我们看到的是,在萧条时期是生产资料商品行业,而不是消费品行业遭受更大的损害。消费不足理论不能解释这一现象[5],而米塞斯理论可以精确地解释它。[6]每次危机的特点都是不当投资和储蓄不足,而不是消费不足。
加速原则
在面对生产资料的行业波动为什么会大于消费品行业这一问题时,消费不足论者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解释这一现象,这就是加速原则。加速原则基于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所有生产最终都要为消费服务。它继续阐述说,不仅生产资料商品的需求有赖于消费需求,而且消费者的需求又对投资产生了一种倍数杠杆效应,使投资扩大并加速。在加速原则的证明过程中,首先必然要假设一个单独的机构或行业:比如,假设一个机构每年生产一种商品的数量是100个单位,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同一型号的机器10台。同时它进一步假设消费者需要并购买这100个单位。此外,每台机器的平均寿命是10年。这样,为了维持平衡,这个机构每年购买一台新机器,同时重置一台报废的机器。现在假设,对这个机构的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长了20。消费者现在希望购买120个单位。如果我们假设资本产出比例不变,对于这一机构来说,它现在需要12台机器。所以这年它多买了2台机器,总共购买了3台机器而不是1台。这样20的消费需求增长就引起了200的机器需求的增长。所以,加速论者说,经济中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大幅加大资本商品需求的增长,资本商品需求的加大与资本的耐久性成正比。显然,资本商品的耐久性越强,该商品每年的重置需求水平就越低,扩大效应也就越强。
现在,假设,在接下去的一年消费需求仍然保持120个单位。这个机构对机器的需求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对于机构而言,除了重置所必须的机器,他们再也不需要其他新机器了。这一年只需要1台机器;所以机构对机器的总需求发生了逆转,由前一年的3台,到这年的1台。这样,消费需求不变会引起资本商品需求200的下降。将这一原则延伸到整个经济中,消费需求的单独增长,这会引起对固定资本需求更为剧烈的增长,首先固定资本需求的增长会大大超过先前的增长比例,随后这种需求又会严重地加速下跌。这样,加速论者就说,繁荣时期消费需求的增长会导致对资本商品的强烈需求。然后,当消费需求的增长逐渐趋缓,这种低速增长本身就会触发资本商品行业的萧条。在萧条时期,当消费需求下降,繁荣时期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生产能力剩余”便充斥在经济中。加速原则不能给出一个完整的周期理论;但是它通常被作为周期理论的重要成分之一加以使用,特别是它可以解释资本商品行业的剧烈波动。
表面上加速原则十分合理,而实际上它却满是错误。我们首先要指出的是,这种理论中,每年1台机器的重置模式表面上明确无误,它假设了先前的10年间,该机构每年追加投资1台机器;简而言之,这种理论假设了,在先前的10年,该机构已经连续快速地扩张了,[7]而这是令人高度怀疑的。加速原则所描述的这种平衡状态实际上非常奇怪;同样值得高度怀疑的是,在该理论中,只有在经历了先前10年的扩张之后,繁荣和萧条才会发生。当然,也很可能该机构一下子购买了所有10台机器对于这一机构来说,这样假设更符合当前所说的平衡状态。如果事情是这样。那么该机构的重置需求将每10年发生一次。起先看上去,这只会支持加速原则。毕竟,既然重置分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