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梅花,也被赋予了另类的真紫色,与蓝竹青松配在一起,显得淡雅而孤绝。

    虽说是锦缎,但光泽不闪不跳,始终是隐隐淡淡的蛋壳光,简直越看越觉得耐看舒服。

    “常见的潞绸较之今日的潞安锦,颜色更为简单清丽,因此产量也更高。”

    笑笑看了看坐在对面的冯家祖孙俩,两人的神色如这潞安锦一般清淡平和,看不出紧张,亦看不出欣喜。

    “看得出来,冯老爷子是做大买卖的。”笑笑认真分析道。

    起帆却被女儿的话语逗笑了:“何以见得?”

    “元龙朝全国上下都穿着潞绸,以现在海市通商的速度,定然周边各小国也都穿着潞绸了,这么推算,他们冯家肯定很有钱,偏偏人家还这么低调冷静,既是富翁又是智者,这样的人什么买卖做不成啊?”笑笑又看了看对面的爷孙俩,偏偏那年轻人也正看向自己,笑笑友好地冲对方一笑,年轻人反倒红了脸。

    笑笑在内心感慨:年轻人啊,可惜你早生了几百年,要是你手边有个微博,你肯定就不会这么容易脸红了。你爷爷这么有钱,你的颜值也不算差,冯公子你肯定会被众多粉丝奉为新一代国民老公的。

    “猜的不错,冯家乃是晋商首富。”起帆点头道。

    哗,本朝晋商已算百商之首,这冯家居然是晋商的首富?天啊,冯公子还真算是名副其实的国民老公了。

    笑笑想起曾经在蜀锦丝织厂体验生活时,曾经翻看了许多与锦缎有关的书籍,其中就曾提到过潞绸,那些繁华鼎盛自不必说,只记得文中大篇幅介绍了潞绸的消亡史:明清之际朝廷昏庸,再加上横征暴敛,致使那些绸商与织户无路可走,文中就曾提到“焚烧绸机,辞行碎牌,痛哭奔逃,携其赔累账簿,欲赴京陈告,艰于路费,中道而阻”大约在光绪年间,潞绸销声匿迹。

    笑笑望向祖孙二人的目光渐渐变的悲悯起来,还好,他们这辈子起码不会看到毁灭的那一幕。

    笑笑轻声一叹:“只要圣上好,天下就好,咱们就都好。”

    起帆纳闷女儿怎会突然发起感慨来,便笑道:“冯家便深谙此道。”

    冯家的第二幅锦缎名为“玉兰玄鸟”,整个布面以古月色为背景,淡淡的藕色与葡灰勾勒出的玉兰花仿若水印一般,但那穿梭其中的一对燕子却如黑色闪电,竟用黑色为整幅画面赋予了光。

    笑笑扶了扶帽子上的双燕帽饰:“前两家怎么没想到用燕子作花纹呢?尤其是羽织骆家,他们用了喜鹊仙鹤,还有凤凰,却偏偏没有想到用燕子。”

    “这双燕帽饰是昨日才分发到各家的,就是想把燕子织上去也来不及,”起帆微微一笑,“这就是商机。”

    双燕,可以说是公主对这次大会赋予的主题,但大多数人只怕都想不到——公主的封地在燕州,驸马家的图腾是燕子——让笑笑来想,也是万万想不到的,再说很多年都不打仗了,谁家没事儿还把战旗摆出来啊,再说驸马家又是那样低调的人家。

    也不知冯家这次是老谋深算,还是歪打正着。

    “爹,咱们家的锦缎有没有用到燕子呀?”

    起帆假装捶了捶头:“为父惭愧”

    笑笑赶紧安慰父亲:“咱们唐家的祖籍就是燕州,仅这名字就占得先机了呢。”

    起帆闻言,低头笑了半天。

    潞绸冯家一共就展出了这两幅锦缎,只让人们惊叹了一回燕子,赶紧见好就收了。

    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方才还难分伯仲呢,谁知冯家这么快就使出了“双燕杀手锏”。

    后面几家的锦缎虽说各有千秋,但立意上却都比不上冯家。

    陆续展出十家之后,会场进入休息时段,宾客们可以出去透透气,顺带方便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