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xìng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早期的抗生素几乎都是靠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生产,当然,在后世的话,由于生物化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用化学方法直接合成或半合成抗生素类化合物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途径,但是这样的手法基本上都是用在抗生素的生产领域——即用来提高生产的简便xìng,降低生产成本,而不是用于研发领域。
这是一个典型的实验科学的领域,对实验结论的归纳分析,发明系统的试验方法,远比事先臆想的理论体系和化学知识要重要的多。哪种药物杀灭特定微生物最有效,而又对人体的毒xìng最低,只有根据初步的自然现象判断来通过系统化的实验筛选才能知道,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技术特点,最容易让人第一时间就想到去开发的,就是后来烂大街使用的青霉素和链霉素了,其他的很多种类的抗生素改良品种都需要这些药物作为基础。
理论上链霉素的开发更容易——因为后世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药物是通过对土壤中的放线菌进行筛选得到的,只要有了这个研发思路,进行大规模、多种类的土壤样本菌落筛选,就一定可以选出链霉素产量和毒xìng适合的菌株。
而青霉素虽然在后世名声更大,其发现却具有一定的传奇xìng——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上,如果不是弗莱明博士在历史上的1928年因为一次意外,发现了来源不明的青霉菌菌株的话,其发现历史有可能会延后数十年——当然,这些维勒安都无从知道了,因为在他原来的历史时间线上,这个小概率事件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科学家直到1960年代才在对中医使用的甜瓜类中药材的抗菌疗效进行逆向工程研究后,才从某一种甜瓜品种中提取出了青霉素的高产菌株。(作者按:按照这个设定的话,其实这种药物不会再被命名为“青霉素”这个名字,但是为了大家能够看得懂,只好这样写了。)因此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来说,通过系统实验分离出青霉素的难度是高于链霉素的。
至于其他衍生产物,其药理毒xìng都远远大于前两种药物,如果用在这个时代的人类身上的话,毒xìng无疑太猛烈了。
抗生素起效的原理,就是使其灭杀作用于局限于致病微生物与人体细胞之间的差异化上面,有选择xìng的杀灭其中的部分细胞(比如人体及大多数动物的细胞都是没有细胞壁的,而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大多是有细胞壁的,青霉素就是靠作用于破坏细胞壁这个原理选择xìng地灭杀人体内的细菌)。因此抗生素发展得越完善,剩下无法挑选出来灭杀的细胞或者病毒与人体本身组织的相似xìng也就越大,为了杀灭这些有害物质,后期新研发的抗生素往往需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人体本身也造成严重的伤害。
那些意yín随便拿一款后世的牛逼无比的抗生素用于古代然后发明出包治百病的药物只有在意yín小说中才能出现,如果真的有人这么干的话,十有会发现那些被治疗的患者本身的器官组织细胞都会被抗生素杀死,从而导致患者直接被毒死——开玩笑,二三十年代的人的人体细胞本身的抗生素抗药xìng能和几十年后甚至是星际时代的人相比么。如果可以这样的话,维勒安也不用费这个事儿了,直接把汉森女博士为吉姆雷诺开发的那些拯救海文星居民异虫感染的超级抗生素拿出来给小胡子治梅D就可以了。
经过初步筛选,维勒安决定同时将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筛选制取列入研发方向。青霉素可以有效治疗各种战伤导致的感染及当前存在的其他大部分细菌感染——当然,也能治疗小胡子那种疑似晚期梅D的疾病。链霉素研发方便,在治疗结核病这种绝症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