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县城,余大敏宅。
“庐州府府帮帮主丁云松拜见余大人!”一名美髯垂胸,身材魁梧,相貌英伟的中年男子单膝跪地面对一个便装青年大声道。
“咳,嗯,丁帮主哎呦!”
“你个小兔崽子,还不快扶你丁叔叔!”
青年没防备后脑勺就挨了站在身后的老者一巴掌。老者当然就是余大敏了,青年便是他在南京督捕司任职的孙子余秋。
余秋刚摸了摸后脑勺准备说话,屁股上立刻又挨了一脚,赶紧上前搀着丁云松的胳膊把他拉起来道:“折寿了折寿了,丁叔叔快快请起,请起。”
丁云松又连连躬身才站起来,笑着对余大敏道:“余管事,我是民,余大人是官,我在府帮,余大人在督捕司,怎能不拜。无规矩不成方圆嘛。”
余大敏白了一眼余秋道:“帮主在理。可这小兔崽子那模样看着我就来气,毛都没长齐就打官腔摆官谱,以后还了得?丁叔叔是你长辈,你可知何谓恭谦?余大人,草民是否也要拜上一拜?”
看到余大敏似乎真动了怒,余秋立刻“噗通”跪倒在地道:“孙儿知错了。以后在庐州府帮孙儿全以辈分相称。”
这是一进门就闹这么一出。进了屋,座位问题又是个疑难杂症,也争执不下。好不容易落了座,还要客套半天。
“余管事,余大人真是年少有为。这个年纪就做了马快,在督捕司十分罕见啊!可见”
“嗨,帮主,还不是个跑个腿的。好不容易把他弄进督捕司,这头一个回来的就不是好好做事的样子。出差来到庐州府,不先把事儿办了,竟来家先洗了个澡换身衣服。帮主,你也别叫他什么大人了,他现在人都飘起来了。
“余管事,穿云月服九品官,这声大人叫的不会错的。”
“爷爷,哪有下午办事的,我想着明天一早去你们蜀山帮总堂的。不是来合肥,我也是先找个客栈住下再说。”
“你还敢顶嘴?”
如此这般,一而再再而三,丁云松一直配合余大敏享受这种感觉。
余大敏半生戎马,太祖登基后荣归故里才成家生子。洪武头十几年江湖上并不太平,余大敏又是帮中骨干,不得闲时,荒废了两个儿子。到了晚年,悉心培养出了这个文武双全的孙子,又动用了所有资源,把孙子安排进了督捕司。余秋因为武学天分极高,不到两年就在南京督捕司有了实职,现在是实实在在的九品大员。
督捕司全称“钦案督察缉捕使司”,原隶属于亲军都尉府,专责皇帝钦点的大案要案。那么是什么大案要案,需要专门设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部门来负责呢?
早在元泰定二年赵丑厮c郭菩萨起事时,潜伏多年的各地帮派陆续各投明主。当然,既然皆为抗元,“明主”一般就是最近那一个。后期朱元璋c陈友谅c张士诚逐鹿中原,一众抗元志士互相残杀,帮派武人自不能免。原本各为其主刀剑无眼,谁杀了谁都很难说有什么仇怨,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如陈友谅亲军伏龙军,是一支在武人里百里挑一的人马,手上起码有朱元璋军上万条人命。当初鄱阳湖决战,陈友谅大将张定边见己方已成败势,明知事不可为,仍孤注一掷率伏龙军乘三条小船于千舟百舸之中直奔朱元璋帅旗而去,当者必死,差一点就逆天改命。最后虽为大明第一猛将常遇春所败,功亏一篑,但身陷重围且主帅受伤,这支人马竟能护着重伤的张定边全身而退,说其战力之强举世无双毫不为过。陈友谅败,残部大多归降,然朱元璋军上下将士拒不受伏龙军降。朱元璋爱才,一意孤行要收了这支人马,甚至当即就有以帮派为主力的部队——也就是武军——要策划兵谏!然而即便朱元璋以斩尽杀绝之势围剿伏龙军,伏龙军中仍有不少人逃脱——譬如高望远的高家。在督捕司成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