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点了点头,从书架上取下一张羊皮地图,在桌面上摊开,指着丹阳道:“若先攻会稽,若明公是刘繇,会如何做?”
“出兵牵制,若我是刘繇,定不会让吴郡轻易攻下会稽,会稽在,可以成为吴郡后方一颗钉子,若会稽被吴郡占领,我军再无后顾之忧!”秦天沉声道。
“不错,会稽虽然空虚,但也非全无还手之力,一旦战事陷入胶着,于明公不利,袁术就不会坐视明公壮大,虽不可能大局来攻,但极有可能出兵骚扰。”贾诩笑道。
“那先攻丹阳,不也一样吗?攻打会稽还有些胜算,但若出兵丹阳,同样会面对三方进攻,而且,以丹阳的实力,更容易陷入战争泥潭。”秦天蹙眉道,吴郡虽然经过两月恢复,又有大批资源和人口入住,但迁入大批人口,同样需要时间来消化,若不能一举功成,很可能陷入战争泥潭,这是秦天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不是三方,而是一方!”贾诩指着地图道:“王朗经上次一战,元气大伤,此人有才华,也有谋略,却无魄力,只需一将稳守余杭,便可令其不敢轻进,至于袁术,得到消息、调集兵马,至少要十五天的时间,明公只需在这十五天之内,取得决定性优势,袁术便只能坐视明公收拢三郡!”贾诩缓缓道。
“而且,还有一点,若能一战而下丹阳,会稽便是瓮中之鳖,袁术即便有心想帮助王朗,却也无力施为,要知道,在水军方面,我军可是强出袁术太多,剩下那么一点水军,袁术也未必敢轻易派出。”贾诩用一支笔将丹阳跟淮南、庐江连在一起。
“也就是说,要跟袁术打个时间差?”秦天在这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贾诩略微点拨,便明白他的意思。
虽然是要打吴郡和会稽,但主要防的,却是袁术,贾诩的意思,就是在袁术反应之前,将战局搞定。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贾诩笑道。
“不过袁术也非笨人,身边更有阎象,如何骗过他们的眼睛?而且丹阳不是会稽,刘繇一直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想法,如今也算是兵强马壮,十五天的时间,想要决胜,有些困难。”秦天蹙眉道。
“想要骗过袁术,并不难,明公只需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批调入乌程,再以训练水兵为由头,大肆于曲阿、沧澜一带训练水军即可,不但能骗过袁术,也能让刘繇放松戒备,之后挥兵直取故障,打开丹阳门户,而后一鼓作气,攻陷宛陵,届时,即便袁术反应过来,也为时晚矣。”
故障,是乌程到丹阳治所宛陵唯一一座城池,只要将故障攻陷,就能直接对宛陵发起攻击,至于会稽,正如贾诩所说,多半会选择观望,最多出兵骚扰一下余杭一带,老狼的能力,加上有坚城之利,秦天很放心。
“先生果然算无遗策,擎天佩服。”秦天朝着贾诩拱了拱手,贾诩微笑点头,伸手虚扶。
“对了,先生,上个月,在下曾派人前往长安,请太尉准擎天将先生留下,太尉已经答应,并将先生妻儿一并送来。”正要离开的秦天突然转身,看向贾诩道。
贾诩身躯突然一颤,看向秦天的目光中寒光闪现,看得出来,他很愤怒。
秦天毫不示弱,直视贾诩:“先生当知擎天诚意,擎天此举觉悟威胁之意,只是想请先生相助,若先生答应,擎天愿意以师待之!”
古人师同于父,秦天倒不是真的想认贾诩做父,事实上,在秦天或者说现代人的眼中,一个人有几个甚至十几个老师都不为过,但在古人中,一生中却只有一个老师,之所以开出这个条件,是秦天这些日子翻阅典籍,很清楚师在这个时代人心中的位置,所以大胆一试。
现实中,有人曾在网上总结过古代谋士的含义,总结出几个层次。
作为一个谋士,首先要能‘谋’己。若连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