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她年岁,大概也同自己女儿差不多,甚至好像还要年轻一点,冷淡一位可爱的女性,那可是不礼貌;何况,她正把舢板靠拢,于而龙看出她显然想同他这位不明身分但好像又有点身分的过客攀谈攀谈。

    “你是外地来石湖的吗”

    “一点都没说错。”

    “看样子,你像个旅行家。”

    “那你可没说准。”

    年轻姑娘对于而龙挺感兴趣,因为他的举止言谈c气派风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而龙上午跌进石湖,回到柳墩所换的一身服装,未免太派头了一点,马上去参加哪国使馆的鸡尾酒会都是可以的。

    那姑娘从头到脚地打量着他,然后戏谑地说:“反正,你不简单。”

    “何以见得呢”

    “一眼就看出来了。”她微笑着说:“我们不傻”

    “我是地地道道的石湖佬”

    “别骗人啦,你连我们的家乡话都学不来。”她这次是真正地笑了,笑得那样轻盈c含蓄,看得出来,她相当懂事,凡是伶俐一点的女性,眼神里总会流露出慧黠聪明之气。她使于而龙想起他女儿给他看过的一幅伦勃朗的杰作,那幅妩媚动人的少妇像,和她的姿容是多么神似呵

    于而龙觉察得出她在研究他,那眼光是热烈的,但又是克制的;她按捺不住好奇心向他靠拢,可又保持着一定的戒意;她有石湖姑娘那种自由放浪的天性,但又有和她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她终于把舢板紧紧地捱了过来,很明显,她想接近他,她有她的目的,警戒线在逐步撤除着。

    她根本不相信眼前南腔北调的老同志,会是她的乡亲,所有的女性都有副好眼力,和实验室里的微量分析天平一样,能够准确地估量出对方的真实价值。县委的干部全都和她打过交道,地委干部差不多也都熟识,那么,毫无疑问,划船的老同志,不是省里,就是首都来的了。于是,态度变得热烈了,甚至有点亲切地问道:

    “你是下来了解情况的吗”

    “恰恰相反。”

    她摇摇头,根本不相信,继续问着:“你上哪去呀”

    “陈庄”

    她眼睛更亮了,连忙把舢板贴靠着:“认识路吗要不要我帮忙”

    “那太感谢了,记得往陈庄去,好像那片苇荡里有条近路,是不”

    她友善地看着,心里想:“他对石湖还挺熟悉,谁呀”

    “可以证明我是本地人了吧”

    “不见得,那里早堵死了,已经成了万顷良田了”

    “呵真是沧海桑田”于而龙并没有听出她说万顷良田时,那种讽刺的口吻,只是感叹地:“请原谅我,使的还是三十年前的地图。”

    “我指给你一条新开的河道吧”

    “谢谢啦”

    “干吗这样客气”她热烈地富有感情地看了于而龙一眼,他的和蔼,他的礼貌,他像所有负责人那种有节制的笑声,使她益发地相信他是个来头不小的干部。她打起船桨,微笑地在前面引路:“跟我来吧”

    “那我可以问一声,你一个人在湖里干什么呢”

    “我嘛”她转回脸,告诉他:“大干部同志,这就是我的天地”

    她又笑了,而且是出声地笑。

    于而龙想着,怎么这副动人的面孔有点熟悉呢似乎曾在哪里见过似的,而且绝不是在那幅伦勃朗的画上。

    眼前这位多少有点贵族气派的姑娘,岁数要比于莲小些,但是比起画家来,要深沉得多,稳重得多,她很能约束自己,懂得超过她年龄所能负担的东西。她莞尔一笑,适可而止,分明想接近你,但又很有分寸;有些想和你攀谈的意思,可又不显得唐突冒失;打算了解你,又不露出过分的兴趣;也许希望你帮她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