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妙,本想向皇帝讨饶,只是朝堂上有规矩,宦官未经允许不得发言,魏朝不得不战战兢兢的等皇帝发问。皇帝一问完,魏朝就跪在地上,只是哭泣,不说一句话。

    天启皇帝无奈,自己的东厂提督司礼监掌印太监怎么如此窝囊,连给自己辩解都不敢。

    这时,真正有分量的大臣站出来了,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对着皇帝行了一礼,沉声道:“皇上,西南总督朱燮元发给兵部的战报上说得清清楚楚,东厂在地方上只管收矿税,其他什么都不管。臣认为,魏朝此人欺上瞒下,不再适合提督东厂。”

    杨涟的话音刚落下,立即又有几个大臣附议。

    天启皇帝看着大臣们不把魏朝拉下马不罢休的态势,心里微微有点紧张,面上仍镇静道:“魏朝确实有错,不过此事还需再查,此时最重要的还是平叛。”

    说完天启皇帝就急匆匆的走了,连上朝的礼仪都不顾了。弹劾魏朝的主力大臣们见天启要走,正要上前阻拦,被叶向高给喝退。

    回到宫里,心烦意乱的天启皇帝拿起自己的木匠工具干起了木匠活,而此时陪在他身边的换成了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

    散朝后,魏朝求见皇帝,但被守卫宫门的将士拒绝。

    魏朝心里哀叹,虽然自己的职务没被撤销,但以后在手下面前必然威信全失,失去了皇帝的宠信,自己什么都不是。

    宫内,看着天启皇帝忙活木匠活的身影,魏忠贤心底暗暗冷笑。早先王安由于和外廷朝官交好,失去皇帝的信任,被赶到太监的养老园去,自己派人悄悄把王安给杀了,以免皇帝想起他,现在魏朝也失去皇帝的宠信,只要自己好好谋划一番,不难彻底扳倒他。

    天启皇帝干完木匠活后,伸展了一下腰,对魏忠贤道:“忠贤,今年的内帑收得怎么样?”

    魏忠贤弯下腰回道:“回皇爷,各地的矿税使回信说今年收益不错。”

    朱由校叹了一口气,魏朝是替魏忠贤顶了缸,但现在自己保不住魏朝魏伴伴了,只要他还在自己的身边,自己就会受到大臣们不断的抵制,希望魏朝能自己主动消失,不要再出现在自己的身边了。

    “忠贤,你说,如果我把各地的矿税纳入朝廷的税收,可行不可行?”朱由校不知想到什么,突然问道。

    魏忠贤听到这话,脸色大变,赶忙跪下道:“皇爷,奴愚笨,不懂这国家大事”

    天启皇帝摆摆手,让魏忠贤下去。

    第二日,宫内又传出流言,皇帝拒见魏朝,魏忠贤成了皇帝新的近侍。在皇宫内混的都是见风使舵之人,瞅这架势魏忠贤是要大紫大红啊,现在不攀附还等什么时候啊,一时间,王体乾李化贞等大小太监纷纷效忠魏忠贤,魏忠贤趁机夺取了东厂的最高控制权。

    七日后,又一个大朝会,皇帝疏远了魏朝的消息早已传遍整个京城,既然皇帝已经做出了让步,大臣们也得做出让步,故在这个大朝会上,终于成功通过为张居正平反。

    天启帝亲自下旨,为张居正平反,恢复张居正的名誉。

    不过,这次平反并不彻底,天启皇帝没有将魏朝革职,大臣们也没有为张居正的子孙复官复荫。

    大朝会后,没有陷进此次朝堂风波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被天启皇帝召见。

    “骆卿啊,最近建虏有什么动静?”

    锦衣卫在后金安插着人,对后金的大体情况还是了解的。“建虏这个冬天比较安分,没有南下的迹象。”

    “那西南的水西叛匪呢?”

    骆思恭没法回答,在西南犯错的可不只是东厂一家,锦衣卫也没什么建树,这次骆思恭全凭着和东林党的密切关系才没被贵州的事波及到。骆思恭不知皇帝的用意,直接跪地,一言不发。

    天启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