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柳风却是一点也不担心的,因为为了使自己出个大彩,自己已经让主脑对飞机分析过了,主脑检测完后已经确认没有问题了。

    随后在机库边上的停机坪停好后,所有人开始在安-225上到处检查问题,检查完后,两名从苏联赶来的试飞员和三名中国试飞员,还有一个1o人的技术小组一起上了飞机。

    为什么要用苏联的?因为这种重型飞机中国国内没人飞过,中国飞过最大的就是伊尔-76这种起飞重量1oo来吨的。

    美国倒是有飞过大飞机的,但是这个是安-225呀,苏联人设计的,美国人他根本就开不了。

    在飞机上启动了所有的机载设备后,检测了整架飞机的航电设备没有问题后,正式开始加油,当然也没人敢一次加满,要是万一出点问题,那这个飞机就是个大炸弹。

    加了5分之一的油量后,安-225开始启动动机,并在1o公里的跑到上开始滑行,随后试验了制动系统、通讯系统、导航系统、一系列的检测项目后,又回到机库中了。

    然后把油放干净后,机械人员开始对整个机身进行检查,忙了两天,所有检查才结束。

    而这个时候,已经有媒体开始报道,柳氏飞机制造工厂的飞机出仓库进行试飞前检查了。但是因为没有照片,所以也就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1月12日上午,柳风召开新闻布会,宣布1月18日试飞,欢迎各国记者来现场观看。

    这下子所有人都感兴趣了,随后各国记者都开始往沈阳聚集。

    柳风和北京通了电话,按照合同,要求了领空开放和军机护航,北京方面到是很痛快的答应了,随后柳风邀请了老邓来看试飞,就撂了电话。

    老邓倒是没犹豫,第二天就跑来了,见到柳风什么也没提,直接就跑去机库看飞机了,一群人见到飞机后基本都呆了,这也太大了吧?

    老邓倒是有些真的担心能不能飞起来了,扭头对柳风说到“这个大家伙真的能飞起来?”

    “放心好了,飞是肯定能飞,但是载重没上之前,还不能说是成功了”

    “多长时间能造一架呀?”

    “目前情况下,需要至少半年,技术工人不够,水平太低基本理论都得教,还有那些个革委会的破干部最好都滚蛋,连乘法都不会,来干什么?”

    老邓的脸色也是一暗,不过没说什么,这个事情他也没话讲。

    “现在我需要的是大量的人,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技术工人,你现在不是解决不了工作岗位问题吗?正好把那些上山下乡的都给弄回来,送到技术学校里学技术去。”

    “外面的1o个厂房至少有7个是飞机组装工厂,一个工厂里能生产三架安-225,四架安-124,那么达到正常生产的时候最少是同时开工26架飞机,一架飞机要4oo多个人。”

    “如果像这样三班倒的话,就是12oo人,后勤保障至少要25oo人以上,零件的产量,钢材和合金的产量,芯片产量,这些,现在统统都跟不上,你要度解决。”

    “我的飞机要优先保证苏联,他们现在在打仗,估计他们也要急疯了,伊利亚大使已经4次来向我催促迅上马安-124了。”

    “你们不要考虑国家层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你们那里是有问题的,但是在我这里是没问题的,这个世界上没几个人敢来对付我的。”

    “因此,你们一边卖阿富汗武器,一边卖苏联人飞机,两不耽误,你也不用怕苏联人赢了,东西要是管用,老蒋不早就成土皇帝了?”

    “所以,你要迅的把人给配上来,你要是陪不上来,我就得从国外找,这等于抢你们的饭碗。”

    “另外,飞机的配套工厂要迅建立起来,沿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