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是多么的小了,那个时候,他们会求着自己要安-124的图纸的,自己想什么设备要不到。
随后,柳风就利用思科中国骨干网,直接和主脑嫁接上连接,由主脑安排整个工厂进度,自己的任务就是把打印出来的任务分配表下,中国政府方面因为老邓等人的关注,自然人力资源是没问题的。
只是运输方面还是达不到标准,不过这也没办法不是。
整个11月、12月,柳风一直猫在沈阳,连易趣公司的第一届年会也没参加,这让美国方面很是不解,难道柳风不打算来美国了?
美国的媒体也有猜测,因为洛杉矶时报把美国国防部拒绝出口相关设备的事情给曝光了,因此,很多美国玩家都开始担心柳风会放弃美国转攻其他国家。
因为11月底的时候,易趣公司在英国、瑞典、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都开设了易趣公司。并且不再是分公司,总公司的行政总部也转移到香港了。
不过美国易趣倒是出来辟谣,说明因为柳风目前在忙柳氏飞机制造公司和柳氏卫星公司业务,实在抽不开身出来。
12月24日苏联入侵阿富汗,同一天欧洲阿丽亚娜火箭射成功。
柳风直接25日久致电法国驻华大使,表明只要能排开时间,柳风的思科将正式提请用阿丽亚娜火箭,射思科定制的法国卫星,并催促尽快拿出卫星射。
因为欧洲各国的主干网基本上都快完成了,中国方面的主干网也快完成了,中国已经决定在8o年1月开始射第一颗卫星,希望法国的度能跟上,这样整体的北半球卫星系统就可以搭建了。
法国倒是很吃惊,在答应了柳风保密的情况下,三天后法国给了答复,2月底之前一定完成卫星,4月前射。
苏联在进攻阿富汗的时候,动用了大量的伊尔-76进行运输,但是在4天高密度的运输后,苏军空军指挥部就现了问题,用伊尔-76运输是很方便,但是在同线路上的重复运输时,伊尔-76的载重就太小了。
而正在使用的安-22的载重是7o吨,也不够大,但是对物资运送的核算现,如果有安-225的话,那么运输的度会更快,并且会更省油更容易进行调配。
经过测算,安-225只是在国内各中转站调拨物资,就能节约大量的油料,并且在苏军完全拥有制空权的地区,一次性补给至少是伊尔-76的6架数量,这对物资补充的时间会大幅缩短。
并且大幅的降低补给危险度,这让苏联坐不住了,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方案至少还要半年,等全部方案出来最少要一年时间,因此柳风手里的安-124方案,就成了苏联空军最想要的东西了。
因为安-225的体积太大,风险太高,制造周期也长,就算正在按照柳风图纸在造,也要一年多才能造出来。
而安-124明显从编号上来看,就是比安-225小一个数量级的,比安-22大一个数量级,那么安-124就应该是在15o吨左右的载重,这样也等于是四架伊尔-76的运量了。
随即,苏联大使伊利亚就找上门来了,明确的和柳风确认需要安-124的图纸,并提出可以交换,请柳风考虑。
不是不想和中国换,但是中国政府提出的要求,直接就是1o架苏-27,或者米格-27生产线。中国用轰6图纸和安-124的图纸换。
苏-27现在是有着巨大的动机问题的,材料不过关,并且新动机的改进,还是从安-225的图纸,所带的材料配比表上找到的改进办法,可是苏联人不能说呀。
至于米格-27的生产线那根本不可能给的,在苏-27没开始装备部队前,米格-27是不可能外销的,这个事情也是不能说呀。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