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又说回来,这是华夏,老师的话是必须听的华夏。就是后世的孩子们,老师只要是发话,不同样是立即执行吗?他们可不像皇帝,可一直是个自由人。

    朱允文只是比后世孩子们做的更多了一些罢了,主动弄瞎自己的双眼,弄聋自己的耳朵罢了。

    这锦衣卫冲进来,连刘老太监都知道怎么回事,还只有他这皇帝是一无所知。

    只不过锦衣卫也不是傻子,向皇帝奏报情报,这本就是他们的职责。如果换—个当事人,他奏也就奏了,哪怕今天许仙不在,他也会奏了。

    但是,当许仙一站起来,他才明白什么才叫煌煌神威,金刚怒目。他怕了,他是真心怕了。为了某人许诺的官职,拼上小命,到底值不值?

    不值!他很快做出了选择。毕竟他已经是官了,如果什么都不做,他依然是官。更高的官位虽说意味着更大的权力,但是这也先有命才行。

    仅仅是许仙站起来的一瞬间,他便打定了主意,绝对不出声。反正朱允文又不是朱元璋。

    对老朱知情不报,那要杀头的。但是,对小朱……了不得挨上一顿板子,在这一点上,他倒要感激齐黄等人,正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导,他们才教导出一个与朱元璋截然相反的太子朱标来。

    朱标死后,他们却已经更进—步,塑造好了太孙朱允文。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简直是儒教心目中最理想的皇帝。

    没有国政经验算什么,没有其他皇帝的雄才大略自然是更好了。因为他们本来需要的便不是一个对自己发号司令的顶头上司,他们需要的是泥塑菩萨。有温文尔雅、菩萨心肠,也就够了,这样无论自己怎么治理国家。他都不会杀掉自己。

    至于自己是否可以治理好国家?笑话!半本论语治天下,自己又怎么会没有才能?

    而即便是再有自知之明的人也会知道这国家治坏了,自有皇帝去顶雷,自己怕什么!

    这人与晁错一样,唯一比晁错聪明的,便是他不会选文帝、惠帝这样会杀人的皇帝,而是由他自己亲手培养出了一个菩萨心肠的好皇帝。

    正是知道朱允文不会杀人。才有现在的一出,而由于锦衣卫的不中用,他也只好赤膊上阵了。

    “陛下!”大殿门外。黄子澄显然是重新更换好了官服。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重新梳洗打扮过的他,自然是儒雅不凡,不然也不会混入太子府。—干便是两代人。前面说过。朱元璋对他自己子孙教育是很严厉,很认真的。教不好,老朱可不会对你笑笑便算了。

    只是很可惜,这老朱太重视长子了。

    1367年,太祖自称吴王,并立其为世子。同年,令朱标赴临濠祭拜祖墓,希望藉机训练他将来为人君的本领。临行前,元璋教导说:“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俭,成为守成的好君主。你生长富贵,习于安乐。现在外出,沿途浏览,可以知道鞍马勤劳,要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到老家后,要认真访求父老,以知我创业的不易。”

    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朱标亦被立为太子,从而开始了他长达二十五年的储君生涯。为了训练出理想的继承人,能干的守成之君,朱元璋处心积虑,费尽心机。建国后,广聘名儒,在宫中特设大本堂,贮藏各种古今图书,让诸名儒轮班为太子和诸王讲课,并挑选才俊青年伴读。在教学中,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要求按礼法行事。太祖自己也时常赐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