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去了。”

    “这么快?”

    “我还要通知百姓。”

    不是通知百姓,因为前后数战,迁去了大量百姓,结果朝廷不得不到处安置,从原来的凉甘,到灵夏,甚至最后扩大到六胡州。有的百姓呆在灵夏久了,安居乐业,恐怕未必会再度往青海迁移。慕容忠这是回去劝说各部的。

    三人也没有反对,这是事前的约定,会枷出一些地方,供唐朝迁民到来,闲时耕种放牧,有事上马就是府兵。其实移民也不费多少工程,十几年来,青海百姓安居乐业,人口繁衍迅速,正好向西挪一枷,解决了生存的空间。

    并且慕名容忠一部的吐谷浑百姓也是忠于唐朝的百姓,汉化程度高。这样杂散在一起,朝廷再派一个得力的官员前来治理四五年,青海也就安定下来了。

    那一边,许多吐蕃将士正在苦劝没禄氏。看到唐朝竿队退开,没禄氏回来后,万军山哼。还是我们太后好啊。为了吐蕃数次孤身犯险。

    可听到没禄氏要去唐朝,一个个不同意了。

    没禄氏将他们集中喊来,说了一句:“紫山口落在唐朝人手中,能不能夺回来?”

    没有一个人能作声。唐朝守城的武器太犀利了,并且这次论钦陵入侵,吐蕃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元气,再度大伤。想拿下紫山口,至少这十年内是不可能的。

    “噶尔兄弟说唐朝竿队没有能力抵达乌海。各位再看一看,先菲唐朝皇帝在高原上来去自如,如今十几万军队驻扎到了耗牛河。

    不仅我要去与唐朝皇帝谈一谈,各位,此次我们吐蕃大伤,噶尔家族还有许多亲信大臣,贵族与领主,一定会蠢蠢欲动。我不换取一个和平的环境,外部有压力,内部有叛乱,吐蕃有可能都会瓦解。”

    “太后,不可能侥幸两次。”

    “乞力徐,放心,唐朝人贪图的是青海还有一个虚名。柯高原未必有那么大兴趣。他们那么富了,要高原做什么?难道每年从国库业拨钱出来倒贴?”

    诸拷无言。

    太后的话说得很有道理的。对吐蕃唐朝政策一直都是安慰,可吐蕃想要壮大,向南天气不适应只好与唐朝不停的硬碰。实际上有人开始在反思,为什么非要与唐朝硬碰?

    “乞力徐,我一走,管普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你要照顾好他。还有各部若有反叛举动,我授权给你,格杀勿论。此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安宁的环境。”说到这里她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黑齿常之与王方翼的担心,她不是没才想过。这些年只想报仇,心中有意在回避着这件事。如今大仇得报,这件事不得不提上议程了。然而自己都没有想好,到时候如何谈?

    其实也想呆在长雯,甚至还想带儿子看一看长安的繁华,可真相揭开这个后果无法收啊。

    长安城中,此时李威正在焦急。

    邸报一列封的送来,牺牲了不少将士,在预料之中。想打败论钦陵,没有那么容易。

    但经济的压力让他头痛了。

    为了这一战,前几年菲悄悄的在做准备,国库里积储了一些钱帛。然而与上次出动四五万十大竿不同那一次有信德地区的外路财在突厥又实行了以战养战政策,所以消耗看不出来。

    这一次为了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再度集中了四十多万大军。很象论钦陵与薛仁贵的那次会战,可双方的竿队力量正好颠倒过来。然而军队出动得越多消耗越严重。还没有交战呢,国库就挥霍一空。

    问题没有解决,死了哗么多将士,需要大笔的抚恤。

    不仅有中原人,胡人死的数量占据一半以上。长远来说这些消耗还有着积极的意义。可表面功夫要做的。再说,全面在推行汉化也不能拷他们当成真正外人了。死的将士,该抚恤的还要抚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