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种布置,斥候带回来的消息反而误导了论赞婆。这需要智慧去判断。

    因此,未战薛仁贵已落入下风。

    论钦陵又说道:“当时情况紧急,我没有办法,只好在乌海造成是主力部队假像,引薛仁贵前去乌海,打算劫断他的粮草。可薛仁贵乃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名将,在大非岭上所选之地极其险恶。我就是动用几十万大军,未必能立即攻下来。”

    一些险恶的地形,比如承风岭,或者比如石城山,利用地形扼守,比高大的城墙还要难以攻打。

    “这时候局面对我仍然不利,进攻不能,否则拖久了薛仁贵必然返回,不进攻,几十万人纠集必然早迟让他发觉。于是我就想到了一条消息,薛郭二人极其不和,唐朝人又喜欢军功升迁官职,所以派人宣扬夸大薛仁贵功绩,诱他从大非岭上前去乌海抢功。否则薛仁贵与郭待封不和,绝不会通报战绩,乌海离大非岭又是那么遥远,薛仁贵这边大捷,那郭待封是如何这么快得到消息的?”

    “原来如此。”

    “我与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你有没有发觉唐朝太子这一次会战中,用了我的一些战术?”

    论赞婆羞愧地低下头。

    “还有,我为什么最后又将薛仁贵放走?”

    “不知道,”论赞婆真不知道。

    “薛仁贵临行时说过一句话,今岁在庚午,星在降娄,不应有事西方,邓艾所以死于蜀,吾固知必败。不是他会看星象,他乃是有名的安东大将军,对唐朝漠北与辽东熟悉,到了青海未必适合。所以才隐隐有了败感。此人放走,对我吐蕃无什么妨害。但是薛仁贵一旦死去,唐朝人抹不开脸面,那么必然与我们死战到底。胜一次行,胜两次行,若是败了一次,唐朝能吃得消,可是我们吐蕃能不能吃得消?再想想当时的情况,吐谷浑新近收复,许多部族依然没有诚服,就是数次大胜,战争所带来的负担,必然让所有吐谷浑人倒戈。胜亦败也!”

    “二哥远见。”

    “汉人孙子说上战伐谋,要谋啊,三弟。所以我在大胜之后,都没有派大军越过赤岭,实际上那时候攻打鄯城鄯州,是不是可以轻易的拿下来?但不能拿。先将吐谷浑稳定。唐朝若是出战,利用地势一一歼灭。数次大败之下,就不会再有妄想了。这才是我们目前所需要的。或者是西域,唐朝军队鞭长莫及,也可以尽力囊入手中。可是你做了什么?攻城鄯城。想要鄯城,何必现在攻打,当年我就拿下来了。”

    “二哥,我错了。”

    “无妨,不过你这一次不是没有收获,原来我也轻估了这个太子。若不是你这数次战役,提醒了我,弄不好,我也要吃亏。”

    “是啊,可现在有些难办啊。”

    “我知道,唐军将所有要冲都筑上了固城,似乎我们想要进攻,只能从九曲进攻,可哪里唐太子无疑会再次设下天罗地网。但不进攻,我又带了大军过来,消耗不起。一撤退,唐朝人又要扩张,向曲水军、独山伸展,将整个九曲笼入怀中。”

    “正是,所以我才数次想发起进攻,将这个危机化解。”

    “那就错了,上战伐谋啊,什么叫伐谋?如果眼睛只盯着赤岭两端这一小片地方,你永远不是唐朝太子的对手。”

    “何解?请二哥教我。”

    这对兄弟感情很深,否则论赞婆也不会对论弓仁如此细心教导。

    “谋在天边,谋在天涯海角啊。”说完这句高深莫测的话,转过身,看着论弓仁说道:“听说你在石城山前要单挑?”

    “是,”论弓仁小声答道。对这个父亲,十分畏惧的,他宁肯与三叔走得亲近,都不愿意与父亲呆在一起。

    “胜了吗?”

    “没有。”

    “跪下,在此跪两个时辰,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