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他们往挤到前面,往那里一站,这在人群中就比较显眼了。因为他们这一伙人就穿着打扮上看就就显出独特感来,兼且有不少人都是穿着澄明瓦亮的铠甲来的,再加上一手抄着凶悍的家伙式,怎么看都和现在还是破衣烂衫的流民人群格格不入。
正在陪着那群老者说话的张雄也看到了李煜他们的到来。便向老者们用手虚指了一下李煜所在的方向,同时在说着什么。
那群老者听了张雄的话,面上的表情都变的很激动的样子,也同时向李煜这边张望。有个像是领头的老者向张雄说了什么,估计是要张雄引荐的话,就见张雄点了点头,便带着那群人向李煜走来。
约隔着十步远,人群停下脚步,只张雄一个人来到李煜的身边,先向李煜躬身施礼,然后道:殿下,流民群中的长者们听说殿下来了,都想过来拜见殿下,以感谢殿下对他们这些流民的救护恩德。不知殿下可要接见。
李煜笑道:张司马你都把人带到面前来了,我还能拒绝么。若是不见怕是有人会说我这个皇孙真是好大的架子,连百姓都不放在眼中,要知道官府和百姓之间可是舟和水的关系啊。我怎么能冒这天下之大不违而为之呢。
张雄被李煜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乡老们的心意他也不好回绝。报都报了,既然李煜这边不反对,他便要转身去叫乡老们过来了。
刚要转身,又被李煜叫住,李煜道:不是说你过来,有什么事要处理么,事情都处理完了?可周围怎还有如此之多的人在围观呢。
经李煜这一问,张雄便道出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这五万多人来自与中原不同的地方,其中有为了躲避战争而逃离家园的沧州c冀州c德州c贝州等地的百姓,也有来自恽州c博州c齐州因为黄河决堤而无家可归的百姓。这些来自一片广阔地域的百姓们携家带口的一路南下,由开始的分散逃难最后汇聚成了五万人的队伍,才被害怕境內受到冲击的海州官府派兵拦截在边境地。
既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人数又众多,一路上难免会发生很多的矛盾,甚至会有两个来自不同村子的人,只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生聚众斗殴的流血事件。
大家都是逃难的,不互相扶持帮助就已经增加了生存的难度了,现在还时不时的互相攻击,算计。年轻的欺负年老弱小的,强壮的欺负瘦弱的,男人欺负女人,若这种风气若在人群中盛行,人们就将会自相残杀而死。
更何况还有更可怕的饥饿和疾病更是在每时每刻的夺取着逃难人们的性命。
意识到不对的人群中的长者们,便聚集起来商议,临时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如长老会形式的机构,用来约束人群,组织互帮互助,禁止互相欺压和抢夺。如此才把大多数人平安的带到了南唐的边境。
本来被南唐官府挡在边境好长时间,虽然也有开粥棚,来赈济流民。但是这些离家的百姓最迫切需要的却是真正的能够在一块地域安顿下来,边境毕竟也不安全,也有成群的匪徒出没,更有人担心会有契丹兵会出现在身后打草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安稳的情绪逐渐在这些流民中扩散,其
(本章未完,请翻页)中更有许多有用心之人在推波助澜,传播流言。
就在长老会们将要压制不住这股风潮,害怕将有事端起,准备带着还听他们话的大多数人向西继续逃难的时候。李煜来到了海州,决定收纳流民吗,也将流民们全都放到了海州城边。
居无定所的人群只要看到了城池心中便会安定下来,更何况这些流民们还看到了南唐官府整车的往他们的安置地拉粮食,直到粮袋都堆的老高了,看那数量,估摸着足够他们这些人吃好长时间的。
当然,被安顿下来的流民中,除了想在南唐安安静静的做一个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