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仁规的案子常梦锡也为其鸣不平过,不过奈何烈祖皇帝正在气头上,哪一个朝臣的劝谏也听不进,加上宋齐丘,李征古一党的推波助澜,褚仁规的罪责似乎难逃。没想到就在众位正直的大臣们一筹莫展之时,李丛嘉却横刀插入,让这件事来了个峰回路转。最后的结果就是褚仁规小升一级,为户部郎中,而让众人不齿的陈觉如果不是因为做过太子的老师这一层渊源的话,估计也是性命难保,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贬黜了。但就算是这样也是给了宋齐丘一伙的势力以沉重打击。所以说这个安定郡公又做了一件自己想做又做不成的事。常梦锡对这个小皇孙的好感,又是噌蹭的往上窜,正想有机会可以跟这个小郡公接触一下,看看此子有何风采,没想这个不安分的小郡公却在年后外出求学了。不止一次的常梦锡对自己的好友刑部郎中萧俨道:金陵的国子监难道就比白鹿书院差了?而自己的好友却富有深意的对他道:。
常梦锡现在听见皇帝说的是李丛嘉,便也凑趣道:陛下可是安定郡公在外求学,有了什么收获,特来告知陛下的。
烈祖皇帝毕竟不是自己那个将来要做昏君的儿子,自然知道小人和君子的用法。所以做皇帝后对忠直如常梦锡这一般的大臣也是很看重的,便未加隐晦的把手中的奏折递给下面的常梦锡。常梦锡仔细一看,不由心里暗赞一声好。为何呢,因为身在御史之位的常梦锡也是知道南汉国过来了一批造反的农民军的事,而且还在虔州地界闹出了好大的动静,本来兵部是拟定派遣洪州营屯都虞侯严思礼以及中书舍人边镐带军过去平乱的,这两个人一个是宋齐丘以前在朝廷时的爪牙一个是宋齐丘现在洪州做节度使的左膀右臂,常梦锡自然是不愿意看着他们借着平乱来增加功劳,从而让宋党的势力加盛了。看了李丛嘉的奏折正合自己的意思,常梦锡便在下面顺水推舟道:安定郡公所言甚是,想周邺本就是将门之后,且周邺年轻时就是陪着乃父长期驻守南方的,对当地环境也很熟悉有利于平乱。这次也是挟着平乱的威势去平另一场乱民自然是手到擒来,能快速的安定南方的。
烈祖听了常梦锡的话也是不住的点头,说道:常爱卿也是这么看的,寡人认为如果从别的地方调动军兵,一来需要时间整顿,二来就如爱卿所言将领未必对当地能有周邺这么熟悉,也会贻误平乱时机,对虔州当地造成更多破坏。既然周邺已是兵马齐备,就让他去吧。孤本来还想让周邺做庐江节度使的,改旨,着任命周邺为百胜节度使,接到旨意之日起立刻领本部军马往虔州平乱,至于其它皆按我孙奏折中所言吧。
王绍颜在一旁领旨,就去中书省安排拟定发放诏书去了。至于常梦锡自觉今天的收获颇大不但挫伤了宋齐丘伸出的爪子,还让自己对那小郡公产生了更大的好奇心。
李丛嘉等人在黄梅县又等了十多天,陈起整天急得在李丛嘉的面前抓耳挠腮的,周邺也是心里有点不安定,也不知道这事到底有没有底,但是朝廷也没有命令下来让自己收兵,然后给自己一个着落,也只好暂时在黄梅县安顿等待。
李丛嘉比这两人有耐心,虽然自己也不能确定皇帝是不是能够答应自己的请求,自己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吧。好在这些天也没闲着,诸祐那边还留了一些尾巴要自己给他去收拾,比如说那些妇女孩子的安排问题,也不能让他们留在这黄梅地界了,不然等自己这些人走后,那些遭到乱民打击的地主老财们还不报复他们啊。虽然自己计划走之前要给这些为富不仁的家伙一个教训来着,但是这些流民留在当地还是多有不妥,诸祐也是请求如果能够带走就都带走,好歹他自己也可以照顾着,这不成啊,李丛嘉想自己这是要千里跋涉的去打仗的,怎么能带上一群老弱呢。还好自己可以在金陵的作坊里给他们安排了,想来以自己作坊的发展趋势,多增加个几百个妇女做工应该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