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嘉都这么说了,自己也去了些压力,否则军事上被这小孩子瞎指挥,自己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比较难办了,还好这孩子不愧为神童之名,行事还算靠谱,便对李丛嘉道:兵贵神速,我也就不等了,全军今日就在潜山县休息一夜,明日大早出发,请郡公带领随从明日在城外与我汇合。
李丛嘉见说也道:好的,就按周大人所言,周大人一路劳顿,从嘉就不打扰周大人休息了,明日一早必定不耽误行程。
说完起身向周家兄弟两施礼离开,兄弟两把李丛嘉送出府外,待李丛嘉走远,周弘祚对自己的兄长道:兄长看这位郡公如何。
周邺道:假以时日,必定又是一个齐王。
周弘祚却眼带深意的看着自己的兄长道:依我看他会比齐王走的更远啊,看着他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还未有登得大宝得陛下。
周邺瞪大眼睛道:你是说。
周弘祚抬手阻止自己兄长接下去要说得话,道:回内室再说。
周邺也知道这里不是说话之所,便点头,跟着自己得兄弟一起回刺史府唠嗑去了。
李丛嘉出了刺史府,就带着呙彦和刘茂忠在这潜山县城里转了几圈。古代的县城都没又多大,绕几圈也用不了多少时辰,话说李丛嘉为什么要在这小小的潜山县城绕好几圈,他是在找东西,找什么,当然不是二乔故里,几百年前的人和物早已就飞灰湮灭了,只留下名声,和后世文人墨客的凭吊了。李丛嘉要找的这个东西要比二乔出现的还要早一点,终于李丛嘉与一个角落里发现了这家店铺,便带着呙,刘二人迈步走了进去,这事一家卖文房四宝的店铺,其实李丛嘉看中的是这家店铺里售卖的纸,那便是有名的桑皮纸。在后世有着千年历史的桑皮纸被称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它记录着我国传统造纸工艺,是人们了解纸文化历史的一个窗口。桑皮纸,古时又称“汉皮纸”,起源于汉代。其以桑树皮为原料,主要产于中原。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安徽古皖地区就生产皮纸,迄今已有1800年历史。该纸因时代而名,称为汉皮纸。古时生产的桑皮书画纸销往印度c日本等国家,定名为“书画纸”,俗称“仿宣纸”。因为桑皮纸纯正的纤维构造及其特殊的香气,可防蛀虫叮咬,故此桑皮书画纸既是书法美术理想的文房一宝,又是出版复印难能可贵的纸张。这家店里只有一对老夫妻在开店售卖,李丛嘉买了里面的所有桑皮纸也只有一百来张,价格也不便宜,不过对李丛嘉来说这都不算什么。李丛嘉现在心里想的是,这桑皮纸虽好,可是制作太过复杂了,很不利于推广,自己想要大唐在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方面超越其他诸侯国,就离不开教育,而纸张在教育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是书本和文化的载体。在五代十国时,因为可以用作印刷书本的纸张的价格昂贵,加上书本印刷的雕版的价格成本太大,印一本书可能需要好大的一间库房去存放雕版的,直到宋朝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成本才能大大降低。李丛嘉想要推广教育文化,就得降低教育成本,所以必定是要在纸张和印刷术上面做文章的,如果再利用好水车作为印刷动力,李丛嘉就仿佛看见大量的银子向自己涌来,这可以说是教育斯民和自己发财两不误的事呢,但这件事得等到自己把民乱这件事结束,去庐州做地方官的时候再做吧。想着心事,让刘茂忠背着装纸的箱子回到了驿馆。
让呙彦通知其他人明日一早就要出发了,要各人做好准备。
第二日一早,李丛嘉等人就起床出了驿馆,直接出城向周邺在城外驻扎的的军营赶去,有作战任务的大军不可入城这是惯例,等李丛嘉他们赶到时,就见大军已经拔营准备出发了,看来自己是来迟了。
呙彦在一旁道:按照惯例行进大军早上是三更便造饭,在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