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宿松县布防好了,绝对不会让这黄梅县的乱民入我舒州境内,一旦朝廷围剿大军开来,我舒州兵马必将协助。
李丛嘉挥手道:周大人的护民安境之职做的很好,从嘉已全然知晓,将来回到金陵必定要向皇祖父禀明的,从嘉只是关心地方的安宁,想问下,这朝廷的大军何时会到,又是由何人领军呢?
周弘祚心道这个问题要是问别人,别人还真不一定知道,但是自己却是清楚的,这是为何,只见他微笑着张口道:这朝廷的大军,却是已经发了,而这领军之人实乃家兄周邺是也。
李丛嘉道:哦,竟然是西平王的长子,周大人的长兄,滁州刺史周邺周大人么。
周弘祚略带骄傲道:正是家兄,此次率领一支精锐的禁军赶来平乱的。
李丛嘉问:令兄何日会到?
周弘祚回答:一路急行军,估计明日午后会到。
李丛嘉道:好,从嘉就在这等着令兄,就跟着令兄一起去看看这黄梅县的乱民到底乱到了什么程度。
周弘祚虽然心里嘀咕你这一个小屁孩的郡公跑过去能顶啥用,还会碍手碍脚的,还得派人保护。但不能这么说啊,而且这还是太子的儿子,作为一个政治投机分子,开口道:郡公忧国忧民之心,真是令下官汗颜,郡公如若在这里等兄长也是可以,只不过这驿馆环境太过简陋,不如请郡公移驾往刺史府,我已吩咐人准备好了上好的客房,不知郡公意下如何。
李丛嘉一路上住着各个城镇的客栈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这驿馆准备的房间干干净净的就挺好的,便说一路也习惯了,本就是求学而来,不想再叨扰刺史了。
周弘祚见说也不强求,便又道准备了酒宴请郡公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略尽地主之谊。
只是吃一顿饭,自己也饿了,便叫上了呙马二人一起去大吃一顿。这顿酒宴相当丰盛虽然不是很奢豪,但是对于李丛嘉这一路上的特别是后面这几天的风餐露宿简直是好太多了。酒宴上又对周弘祚说了一些要在皇帝面前为他美言的话,弄得周弘祚也是笑开了眼,算是皆大欢喜。
第二日上午就在等待周邺的大军中渡过,中午又被周弘祚宴请了一顿,到得下午周弘祚派人来报,周邺的大军已到十里开外,请郡公到刺史府一会。李丛嘉便带着呙彦还有刘茂忠去了刺史府,马承俊就留在驿馆,带领着队伍。
话说刘茂忠自从跟随了李丛嘉后,这几天在路上的表现都很抢眼,不管是跟队伍中的老队员学习侦查手段,还是适应训练中的各种纪律,他都能很快的学习掌握,看起来也比他的那两个兄弟要认真积极的多,而且李丛嘉路上一次有意的让他跟呙彦比试了一下武艺,拿着一手好装备的呙彦堪堪能够跟他打个三百回合不相上下,比试时间再长点李丛嘉估计呙彦就要顶不住了。而且刘茂忠对李丛嘉的命令也执行的很彻底,从不质疑,表现出一副忠实走狗的架势。李丛嘉开始喜欢这个武力高强,忠心可佳的新入手下了,所以这次去见周邺就带上了他,一是做自己的贴身保镖,二是要显示自己这个主公对他这几天的表现的一个肯定。好好干就会成为主公的心腹。刘茂忠也是很好的表现了一个武功高强的忠实二狗的职责,亦步亦趋的跟在李丛嘉后面,目光不断扫视周围,身体做紧绷状,像是要随时用身体挡住从不知名的地方射向自己主公的弩失一样的。
李丛嘉坐在刺史府的大堂的主座上,身后立着两个门神。周弘祚在一旁陪坐着。两个人一边喝茶闲聊,一边等待着,十里的距离并不太远,而且周邺的军队是去剿匪的,所以一路行进的很快,一杯茶还未喝完,刺史府的探马就来报,周邺的军队已经进城了,主将周邺也领着手下亲
(本章未完,请翻页)兵向刺史府这边来了。
李丛嘉听后便站起身对周弘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