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突,当时还没有军队,也没有什么指挥,战斗大多是一拥而上,如同街头混混群殴一般,自然也就无所谓“阵形”。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奴隶制国家出现,奴隶主为了巩固统治和掠取奴隶(战争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开始编制有组织地军队,并且采用一定的队形,这便出现了原始的“阵”。

    “阵”是在军队产生的过程中,因为组织军队和指挥战斗的需要而出现的,融合了古代军制学和战术学的成果。东方的战阵起源于中国。

    中国最早的阵法,据说始于黄帝,黄帝为战胜蚩尤,从神那里学到阵法,但这只是传说,有据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到武丁编制了左、中、右“三师”,从“三师”的命名来看,已经采用固定的阵形。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周师三百五十乘,陈牧野”,“陈”通“阵”。

    早期的阵形比较简单,按照“三师”的编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阵战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时代极为盛行。

    当时常见这样一种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

    中国的阵法是在春秋和战国发展成熟的,当时阵法的精髓代表有《六韬》、《吴子》和《孙兵法》。

    《六韬》又称《太公兵法》,相传为西周姜尚所著,据考为后人伪托,成书在先秦或者汉初,至今尚无定论;

    《吴子》是战国名将吴起的兵法,吴起是春秋时期的杀神,他的兵法极为恐怖,陆玄修习武技时,从此中利益不浅。

    战国以后,最为闪亮的就是俗称《孙子兵法》的《孙武兵法》,这本书对中国古武的影响绝对不可谓不深。

    孙子兵法中涵盖十种阵形(方阵、圆阵、锥行之阵等),及其使用的方法。

    随后还有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武侯八阵”流传后世,影响极广。

    之后,明朝武将戚继光自创的“鸳鸯阵”和“三才阵”,不但在抗倭战争中显现威力,在古

    群殴时。效果相当明显,最后还演变成一种武功。

    *

    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有名的作战阵法有三种是极为强大的,这三种也是对中国古武产生巨大影响的阵法。

    陆玄前世钻研武道,无所不接触,对这三种阵法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八阵卦图的启发,所以又称八卦阵。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

    当年诸葛亮还用石头在四川奉节布设过八阵的方位,作为教练将士演习阵法之用,名为“八阵图。”

    八阵图同时也是中国古武阵法中群战的一个常用阵法,前世陆玄曾设想由四肢承担八股力量。用身体设八阵图,但由于前世着重技巧。这个想法,也就一闪而过。没有深研。

    二、撒星阵队形布列如星,连成一排的“拐子马”冲来时士兵散而不聚,使敌人扑空。

    等敌人后撤时散开的士兵再聚拢过来,猛力扑击敌人。并用刀专砍马腿,以破“拐子马”。

    根据陆玄地研究,撒星阵,后来演变成了中国很早以前一个道教门派的超级武技阵法“天罡北斗七星阵”。虚虚实实,变幻无穷,颇有几分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味道。

    三、鸳鸯阵把士兵分为三队,当敌人进到百步时第一队士兵发射火器;敌人进到六十步时第二队士兵发射弩箭;敌人进到十步时第三队士兵用刀矛向敌人冲杀。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作战阵法从传统的方阵向多兵种的集团阵法演变的过程。

    这个阵法演化为地武技是“千手观音”,强调的是速度,有限地时间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