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修行的底子,并不是说神魂已可化作元神傲游天地。只有明神境一百八十窍全开,步入半天境后才有修行元神的底蕴。
其后的无色境,青峰本还有些奇怪,怎么道门法诀用佛门经文词句为名,但经过这经书注解后清楚了一些,无色指的是达到念头通达,无所窒碍之境,可识真我独存之意,而无色境本不叫这名,原是唤作悟虚,与事物本源之虚有关,但虚为何者却莫可名状,碧鸾也不好解释,只有一句道“到时候自会知晓。”
再以后的内容,碧鸾修为未到,介绍的较为简单,无相的境界比悟虚更高深,本唤作入虚,一悟一入,青峰倒也能从字面上看出高下来。无相境碧鸾还知道一些,其后四境便只有寥寥几句了,四圣境似乎要通晓诸天轮回之念,而三清境则是修三神,至于大罗,便是不死不灭了。
这篇心得除了介绍羽化经心得之外,还特地解释了南瞻部洲功法与羽化经的区别,也叫青峰大开眼界。
南瞻部洲的路子青峰自是耳熟能详,但对于两者的差距所知也只是皮毛。其实两方道理也是相通的,只是羽化经乃是古法,不太合现南瞻部洲的环境修行,这事却要从天地大劫说起。
成住坏空四劫,自是后不如前,成劫时天地间到处都是离散的十气,不过却因为年资太短,没有什么宝物,住劫最好,演化一大劫后天地宝物齐出,灵气虽不及成劫,但相差不远,坏劫时应天道,杀伐最重,也是人心最凶之时,所谓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坏劫时天地间虽然灾厄不断,但大能层出不穷,好似燃烧了两大劫的积蓄一般。坏劫一过,天地灵气便只有极少数地方才有,材宝也损的损毁的毁,可谓是修行最不好的年代,故在这最不好的年代里,羽化经这种需求庞大灵气做基础的功法并不算最好,只是羽化经乃是人经所载的无上大道,纵然艰苦,但也是登天捷径,天一门又占了蓬莱仙境,倒也无需放弃这经书。
南瞻部洲功法无数,但逃不过丹婴化神这套路子,虽各门各派在这些路子上都琢磨出了些花样,但本质上却差距不大。这路子唤作丹道,当然与青峰丹经的丹道不同,丹经乃是外丹丹道,这套路却是内丹丹道,差距颇大。内丹相关的东西丹经也有记载,青峰也知道一些,但充其量只是将人当做丹炉来用的法门,人体内的丹自然是内丹,不过丹经的法门相关的内丹本质上也是给人服用的外丹。而内丹丹道的丹却不是给人服用的,乃是自家做庐舍用的,这内丹之法参自阴阳造化,男女生子的道理,将内丹当做胎盘,生出婴儿,最后化生元神。
内丹丹道修行起来颇为麻烦,步骤繁复,又有许多禁忌,但比起羽化经这般的古法却节省得多,便是少量灵气也可修行,无非就是慢慢积累罢了,内丹丹道起步也低,不需过慧的天资也可入门,当要证长生却也不比羽化经容易,不过光一个起步低的理由就足够让故丹道在这方兴盛了。
古法能在古时大兴,自有他的优势,何况是羽化经这等经书,羽化经不讲究什么金丹道基,乃是一条直直大道,而丹道有许多忌讳,譬如丹道以哪一流派的心法入道,便往往与另一派有些相悖之处,故而道基路子窄小,比起大开大合三百六十法做底子的羽化经却是差了许多,而且羽化经不定道基也无妨,似丹道却被道基圈定,斗法手段便远不及羽化经这路子。
所谓道基便是指道法根基,丹道入门便有一套独特的法门运转法力,各门各派各有千秋,日后修行道法便要以此为准绳,比如某系丹道任脉以最为常见的走法起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元关,至咽喉,但或有别的道法法术运行轨迹与之相悖,那这法术便不在道基内,虽可学,但终究不能深悟,否则于成丹不利。
但若成丹后,若对于元气运行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么便可突破这层桎梏,学习各种各样的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