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着。毕竟祖师爷传下来的手艺。”宋波在打铁上还是很传统的。传统铁匠二月十四请祖师吃面条之类的规矩他还是很遵守的,当然了,开炉之前一定要祭拜火神,不然要死练不出好钢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祭祀绝对不能马虎。当然宋波的高冠长袍还没准备好。要真的准备好怎么着也得十几天了。不过,明天就要提前点火了。然后半个月之后,才能正式祭祀太上老君祖师爷。今天是十二月十五号,再过八天就是小年,腊月二十三,而真正准备好开始祭祀的那天正正好好是大年三十。而老传统是祭拜祖宗的日子。不过宋波现在还找不到祖宗呢。先拿祖师爷代替一下也是可以的。而铁匠铺正是挂牌营业(现实中都是这样,明明已经营业了半年的店,可是它硬是告诉你,今天才正式开始营业,相比之下宋波试营业十几天,还是很厚道的)。
“郎君稍等,奴才这就去叫二位少爷。”阿大一路小跑就跑出了前堂,向着作为练武场和学徒驻地的最后一进院子跑去了。
而此时的后院内,宋秉严和宋秉守两兄弟正在和那些铁匠学徒,相互之间扔着石锁玩呢。那情景就好像是在丢沙包一样。当然这沙包还是硬了点。可是个头并不是很大。统一的是五公斤。这是宋波找五公斤左右的时候,加上个藤编的把子,自己做的锁子状。不得不说古代汉人的体制太好了。虽然年龄都不是很大,可是这二十几个少年玩着五公斤的石锁,却显得十分的省力。不注意的话根本看不出他们手里拿的是五公斤的石锁。在这群孩子正玩的开心的时候,阿大跑了进来。
“少爷,少爷,阿郎回来了。要叫两位少爷去前厅呢。说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带着您们去办。”阿大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叫着自家的小主人。其实就是这么奇怪,几天前这两个孩子还是大街上没有人理睬的小乞丐,可是一旦被宋波收养为义子之后,宋波的家人,就会像是真正的少爷一样的对待他们。也许这就是古代人关于姓氏的执着吧。姓氏传承是一个高于一切的东西,如果一个男人没有生育能力的话,他甚至于不惜去让老婆搞外遇借种。也要有后代传承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国君要以孝治国,这里的孝已经被君主们上升到政治天理等高度。可见这后代在中国是多么重要。这里面当然这也包括有后人烧香的想法在内。
“哦,俺爹回来了?哈哈,狗剩子,俺爹回来了,俺们先不和你玩了,办完事,晚上再来找你。”宋秉严一听见宋波回来了,左手拉着宋秉守就往前厅跑。跑的同时还不忘了,回头和那个正和他玩的伙伴打个招呼。
“知道了。”当宋秉严快跑到前厅的时候才听见远远的传来一声回应。
“爹爹。爹爹。”宋秉严拉着自己的弟弟,跑到前堂。叫着那个刚认识几天的爹爹(要说也够没心没肺的了)。
“哦,秉严秉守过来了。”宋波正低着头想着什么呢,猛不防的听见耳边自己的那两个儿子叫了起来。只见宋秉严和宋秉守两兄弟,来到宋波面前打躬行礼,然后在宋波的免礼声中,各自找了个好地方坐下了。那宋秉严倒还好,正襟危坐洗耳聆听。可是宋秉守可就没那么多规矩了,毕竟是个才八岁的孩子。见了干爹爹,能老老实实的行礼就不错了。坐下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将自己面前小桌上的点心拿出来,然后往自己那张永远都填不满的嘴里面塞。一边吃一边点头,并且时不时的将嘴边的渣滓也胡乱的入进嘴里。那样子就是十年没吃过东西的饿死鬼。
“行了,你们两个家伙啊,一会儿,为父要去铁匠铺一趟。你们两个人就和我一起去看看,我也好教你们一些东西。省得你们将来到用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做。去和阿大换一身衣服吧。我在这里等你们。瞅你们这一身泥,跟个猴子似的。”宋波一看自己的两个儿子,心情就格外的好了不少。也许真的是因为这两个儿子人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