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的灵魂,便是寄居此舍的旅人。

    克隆技术,造出来的,就是那样的一座空房子!

    再高明的技术,也只能造出漂亮的空房子。

    造不出住在房子里的那个人。

    那么,如何克隆,或者说,制造出,一个全新的,活力四射,原原本本的你,而不是你的孪生兄弟?

    答案很简单:夺舍+克隆=长生!

    我们的科研团队,是全国最先进克隆机构,拥有领先全球的两千一百七十三项专利技术。不过,就像刚才所言,这些先进技术,只能保证我们能造出全国最好的“空房子”。

    我们真正能够区别于世界上其它克隆机构,夸耀于全世界的,只在于我们的团体,除了能够造出先进的空房子之外,还荣幸地请到了一位能够帮你住进那所空房子的奇人,大德大能的得道高僧:金叹大师!

    金叹大师在甚深禅定中开悟,领受了深藏五百年的一份识藏,识藏的内容,乃是完整的迁识瑜珈,包括迁识瑜珈中最玄妙的夺舍法。此识藏出世,意味着此法大行于世的机缘已至。我等能参与其中,实是难得的福缘。

    为什么说此法大行于世的机缘已至?

    因为克隆!

    克隆技术出现之前,夺舍法有一个极大的问题:伦理问题。

    关于夺舍,有一种说法,说夺舍的对象,只能是刚死不久的人。这里边其实还有许多别的讲究,比如夺舍的对象最好年轻,身体机能良好,活力充沛,寿元充足。以替换夺舍者原有的老迈,衰朽,寿元将尽,或是损毁的身躯。比如夺舍的对象死了不能太久,太久肉身就尸化了,尸化了再去托身,那不叫夺舍,那叫僵尸。诸如此类。

    而在另一种说法中,则夺舍的对象也可以是活人。

    前一种说法常见于相对正规的记载中,夺舍者也往往是道行与德行兼备者。比如东科三世,比如李铁拐。后一种说法则常见于各类笔记、之中。夺舍者有道行而无德行。这是当然的,夺舍活人之举一经实践,夺舍者自动归入邪魔歪道之例。

    那么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事实呢?

    虽然笔记比之历史经典明显不靠谱,但这一次,中的夺舍更接近事实:夺舍活自成熟后,道行高深的修者,都可以做到夺舍活人。差别只是夺舍活人的难度更高一点,因为被夺舍者的灵魂是在主场反抗夺舍者。

    各位不妨想一想,如果夺舍法,在五百年前大行于世的话,会是什么个情况。

    天下大乱啊!

    这是必然的。

    谁能保证夺舍法的修者,在原肉身寿元衰竭之时,附近恰好有合适的年轻人刚好死去呢?如果时机不巧,天下间又有多少个铁拐李,能够忍住青春健康身体的诱惑,而甘愿拼着功力大降,夺舍瘸子的尸体呢?

    所以说,克隆出现之前,夺舍大行于世的时机不到。夺舍活人,等于杀人;夺舍死人,机缘难得;另有一种,趁虚而入,夺舍婴儿,此种行为,是介乎投胎与夺舍之间的灰色地带,是打擦边球。打擦边球不说,受限于婴儿大脑发育状况,夺舍的灵魂也不能完全。此话题敏感,不再细说。

    总之,克隆不现,夺舍不行。克隆技术既然出现,夺舍之法大行于世的时机,自然到来。

    克隆本身也有伦理问题,不过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身份难以界定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就只是一个幌子,刚才就已经说过,克隆出来的那位,就是你失散多年的孪生兄弟。这句话其实还要加个前提,前提是克隆体内必须有灵魂,有灵魂就是你的孪生兄弟,没有灵魂的话,那就是一团肉。克隆体的灵魂问题,就是克隆体面临的伦理问题。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大家知道有这回事就行。总之,单纯的克隆或单纯的夺舍,两者都会产生问题,都会造成社会秩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