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由于之前,李泰在王府中故意对着几个小王爷,小公主的大谈茶道,茶艺,又跟长孙无忌也谈论过。当然,不得不少,这也是李泰的高明之处,兴许你能在民间兴起一样东西,一股潮流,但你若是让它向皇宫蔓延,那还是很困难的,有些甚至往往会被华丽地扑杀。而李泰无疑是有头脑的,既然这是封建社会,那什么是最令人注意和向往的?那当然是权利,地位了,无疑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整个大唐的中心,长安,哦,不对,应该是长安皇宫。虽然皇宫是禁地,但不代表它消息的流通速度慢,往往宫中的小事,都能传到宫外,当然,很多是不允许传的,但是,皇帝喜欢哪个小王爷,小公主,宠爱哪个妃子,最近喜欢上了什么玩意,什么事物等都是很容易就闻风全城。

    所以,李泰就将自己了解的茶道,茶艺等对着几位因为年龄小,还没出藩就王,或还没嫁人的弟弟妹妹等大肆吹捧起来了。那么这些个既不懂事,又充满好奇心的小家伙们,当然也会因为一时兴起,对人大谈茶道,茶艺,但,也千万别忘记,他们住的可是那皇宫,且不论父亲是大唐权利至高无上的皇帝。光他们的母亲,不是皇后,就是贵妃等等的。这万一,在她们之间流行起了茶道,那么,风靡长安只是时间问题了。同样的,李泰引长孙无忌论茶,目的也就在此,有这么个当朝国舅,自己的亲舅舅,将来还是高宗皇帝时的两朝元老,又是开国功臣,又是将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李世民终身信任之人,被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有长孙无忌帮着宣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茶馆开张那日,不光是来了一票由小王爷,大唐不肖功勋之后,许多出了名的大臣等也来了,这让李泰很是欣慰,有这帮老大臣来做免费的广告,那是再好不过,可惜啊,二十四功臣中已经去世的就有好些了,而与自己关系最好,被评价为德行c忠直c博学c文辞c书翰五绝。凌烟阁排名第二十的永兴公虞世南,正是于今年贞观十二年去世,同去的还有凌烟阁第十四的驸马谯公柴绍,以及是中国人都知道的‘门神’凌烟阁第二十四的胡公秦叔宝。唉,大唐又少了一些大才啊,也少了一些乐趣,还少了李泰不仅感慨道。

    除了这些功臣外,还有凌烟阁第二的赵郡王李孝恭,因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在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就连凌烟阁第四的郑公魏征,凌烟阁第五梁公房玄龄等也前来,理由很简单,听闻魏王精通茶道,前来论茶,顺便也看看,魏王如何与民同乐,还有则是,那几位只是跟李泰打了个眼色。李泰顿时就会意了,原来,自己跟那便宜老爹说的借此削弱儒家的事,他们也都知道了,想来也是,这几位和那亲舅舅,才是李世民真正信任的人。

    不过,在开张那天,却意外出现了几个人,让所有人惊讶,也令所有人敬佩的两位国公,也是军功卓绝的将领。凌烟阁第七的鄂公尉迟敬德,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后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最终得享天年。

    还有凌烟阁第八的卫公李靖,这可是位地球人都知道的大神啊,李泰差点有了膜拜的冲动,被后世各种传言给感染,拖塔天王啊。又想起了李靖的功绩来了,李靖可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c灭萧铣c辅公佑,被李渊评价为“萧c辅之膏肓”。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因军事能力过高遭人疑忌,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直到老死。当听到旁人介绍他们两人前来时,李泰乐呵呵地张着嘴,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