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老板与白条
杨月的那位中学老同学,曾经上过战场的前军人丛有为找上门来了。
临近春节,对于彩电来说,是绝对的旺季,香江牌的彩电一直就很热销,事实上这个时候彩电都卖得不错,有的地方还凭票购买。那些有门路搞到货源的人,纷纷从这当中掘取了第一桶金,当然这其中有人的货源来路不那么正规。
香江牌彩电品牌定位于高档货,从价格上看,跟外国走私货的价格相比稍有差距,但是凭借着成本优势包括运输成本上的优势,在各大商场上一直很畅销。这当中,香江电器公司基于成本,可以以相当优惠的价格供给各商场,但价格上要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以上,这样国营商场的利润就十分可观,也乐于从香江电器公司进货,这就造成了香江牌彩电经常断货。
这位一直在深圳“活动”的丛公子听说李思明是香江电器公司的头头之一,立刻通过杨月找到李思明,走曲线,希望赶在春节来临之前想“搞”一批彩电。杨月单位里的领导和同事们,早就每家一台,还是出厂价给的,不过杨月一般很明智地没找李思明,这种事李思明最烦了,以时间富贵为借口统统打发她找张华去解决。好在杨月也很理解,只不过这次这位丛有为跟李思明早就认识,她就让他直接找李思明亲自解决。
李思明并不介意“批条子”,目前公司的销售网络还无法涉及到北京,而全国流通领域中,清一色的是国营商场,门槛高费用高服务也差,有些大的彩电厂开始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李思明很乐意看到香江牌的彩电能够销到北京。价格上自然一视同仁,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在这位丛有为看来,占了太大的便宜,因为出厂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利润差很大。额外的代价是,丛有为丛公子必须为李思明免费运几台彩电到北京去。
第一位是李思明自己的岳父,他家里的那台早就应该被淘汰了,换上一台自己公司出的最新款彩电,看上去也倍有面子。
第二位自然是陈大会长,此君上次差一点带着一台笨重的大彩电回北京,李思明满足一下他的需要。
第三位是钱大海,此君特意托陈大会长带口信,嚷着也要一台,李思明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他了。
丛有为对李思明这个宽敞的办公室很羡慕,对李思明办公室里那台最新ibm电脑打量了一番,愣是不明白有多大用处。
“我也有一个办公室,跟你这比,就是太小了点。”丛有为道。
“这办公室也就是大一点,纯属浪费。我说你这样游击队的干活,只能赚点小钱,这运输就是一个大问题。”李思明却不客气地说道,“说实话,从我们公司来说,我们不太想让自己的产品从你这样的人手中卖出去!”
“您放心,我保证不会坑蒙拐骗!”丛有为拍着胸脯道。
丛有为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的,西装革履,拎着皮包,看上去很有派头,喜欢操着带着京味的粤语,尤其是这位丛有为身后带着两个伙计,看上去像是保镖之类的。
他这样的人现在有一个响亮的称呼:老板!在普通中国人来说,这个称呼以前只在电影里见过,是对拥有私人店铺、公司产业的人的称呼。尤其在旧上海,老板是对生意人的一种尊称,社交场合见面一拱手:“某老板,发财发财。”新中国成立后,“老板”这一代表私有制经济的称呼逐渐销声匿迹,因为没有了使用的环境,只能在政治运动中偶尔出现,比如“资产阶级后台老板”之类的。
改革开放以后,私有企业主、个体户队伍成为社会上一个新的阶层。如何称呼他们呢,规模大点的产业可以用厂长、经理等职位来称呼,但大部分个体经济规模较小,有的只不过是一个小摊位。于是,“老板”这一称呼首先在深圳出现,逐渐流行于人们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