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主要为了摸索飞机的结构强度和外形特点。然后是一系列的升力原理的测试,当时最折磨飞行员们的不是飞不起来,而是那个小小的发动机奇高无比的故障率,测试型号的第一次成功飞行,仅仅只有四十多米的距离,发动机就烧掉了。而后,随着发动机一代代改进,配合不同的飞机外形,他们又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飞和着陆,最高升空高度不超过三十米,据说是为了让他们绝对有机会逃命。但飞行距离却渐渐从几十米上升到几百米,之前的一个比较成熟的试飞型号,已经能够在试验场上绕行几圈了。在那样局促的空间里,他们进行了各种测试,飞行控制系统也渐渐成熟了起来。现在叶氏工坊对于使用复杂的金属线来控制各种机件驾轻就熟,飞行员们对于这种速度很快的小东西也越来越熟悉了。之后,则是漫长的沉寂期,飞行员们知道那些技师们肯定又碰到了瓶颈,在孜孜钻研,也不会多催问,没想到居然在这个时候把他们召回来进行封闭测试。封闭测试并不是仅仅是测试,基本上那代表着技师们对于拿出来的东西挺有信心了,可靠性等方面都能禁得起一段时间的反复折腾,需要靠短时间的大量测试摸索数据,然后撰写产品说明书……

    果然,这一次拿出的双翼飞机,看起来比以前任何一个型号都来的漂亮和精致。两架飞机一架涂装成蓝色,一架红色。而且,使用的都是光可鉴人的泛着金属光芒的漆。叶韬可没给大家少灌输流体力学的观念。飞机的发动机装在驾驶员前方的罩子里,前方和两侧都开着进气口来进行散热。以现在的技术,还不用考虑加压吸入空气来进行燃烧的问题,飞机压根飞不到空气会感觉稀薄的高度。飞行员的位置在一个流线型的玻璃罩子后面,虽然不是封闭式的座舱,但仍然考虑了空气动力学的问题,玻璃罩和飞机机身结合得比较圆滑,但这一整个没有金属框的座舱罩还是挺唬人的。大家都知道,光是这个玻璃罩子,造价恐怕就高的让人崩溃。这也是只有在这种实战验证型号上才会用的奢侈品。

    首先坐进机舱的是试飞队的老大徐锦。而进入机舱,他才看到这架飞机居然是有武装的。在驾驶员的座位两侧,各有一个手摇棘轮,连接着两台小型的,自动装弹的弩炮。能够抛射小型弹药,或者是射出一枚枚加了稳定尾翼的短矛。由于座舱比较狭小,需要飞行员坐下之后,才能将摇柄装上去。虽然略有些麻烦,但这个小小的发现却让徐锦更有了几分期待。技师们不是疯子,自然是有把握了才会开始考虑武装的问题。面前的仪表盘则让徐锦更吃惊,速度表、高度表、油料表以及一个表示飞机倾斜度的球体显示就在面前,还有一个小小的瞄准具。在这些仪表盘下面,还有进行紧急处置的一些设计。打开一块盖板,下面是一堆金属线,每个上面都有方便提拉的握柄,一旦碰到紧急情况,飞行员就能靠这套备用的东西直接操作飞机。这套备用的金属拉线装置在设计强度上比起日常使用的操纵杆系统略低,但应急用一阵还是没问题的。飞机的操纵杆也需要等飞行员落座之后才安装,握柄是直接按照手型削出来,然后外面包覆橡胶的,这一个设计,恐怕几十年里都不用再改变了,除非等以后在这个手柄上加上一些控制装置,只是现在还用不着。在飞行员的脚底下,则是两个脚踏控制器,分别是油门和襟翼。襟翼可以根据踩踏的力度张开不同角度,但控制起来很是轻松,踏板很轻巧。油门边上则有一个很方便的锁定装置,拿脚尖一靠,就可以把油门临时锁定,方便飞行员进行长途飞行的时候减轻劳动强度。这一切的设计,都让徐锦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他等技师们将操纵杆安装好之后,就扣好了保险带,带好了飞行帽,拉上了风镜。他们这些试飞员采用的可不是两个眼睛分开的小巧的风镜,而是前面一整块的弧形的玻璃,视野非常良好。等技师们检查完所有项目一个个退开之后,他拉动了座位底下的拉环,发动机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