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集 第十六节 生煎

    在叶氏工坊里边走边看,闵越啧啧称奇道:“才两年没来,居然完全变了个样子。”

    叶氏工坊占地极为宽广,周围的人工林隔绝了工坊的噪音外传,也隔绝了外面的人窥视叶氏工坊的视线。乍一看,整个工坊更像是一个仓库区。两排高大宽敞的房屋占据了绝大部分,只留下了中间比较空旷的一片铺着青石板的平地。稍稍走进,可以看到每两个厂房之间有一条走道,里面有一口水井和几张长凳,想来是让学徒和学工们在工作之余休憩使用。而这样密度的水井,也在这个木质建筑为主的时代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消防安全。这些厂房已经很注重消防事宜了。所有的厂房墙面都是耐火砖砌成,将木质的梁柱包裹在墙体里。而屋顶,由于这个时空的技术水平所限,也只好用木料搭出框架来。但这里采用的屋顶框架有传统的宫室建筑使用的斗拱坚实稳健的特点,却相对轻质,避免了浪费木构的承重能力的问题。在高于人身高的地方,墙上是一个个长方形的窗口,保证了采光和通风。以公主的眼光,不难看出假如在这些窗户口上安上玻璃窗,将屋顶换成钢架结构,那活脱脱就是现代厂房的样子。

    在靠近水流的一侧,另有一个巨大的厂房,门口挂着“水力工坊”的标牌。边上有一排硕大的水车放在水流里。永明渠虽然是人工开凿,但水流量相当可观。推动一些简单的水力机械不成问题。

    在别的厂房门口,也都挂着不同的牌子来表明厂房用途。看起来,叶氏工坊已经部分实现了流水线生产。

    “那边的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彭德田指着一幢小得多的厂房,问道。那间厂房引人注目的,是两根高高耸立的烟囱。

    “那是锻冶房。整个工坊用的工具都是那边打的,平时也由锻冶房管修管维护。黄铜棋子的行军棋也是在锻冶房里先脱出模具,才让辅修金工的学徒再手工修补打磨的。”叶韬解释道。

    “军械修配的时候那些零件呢?”闵越问。

    “大人,军械修配是专门的厂房里一体进行的。都是叶氏工坊最可靠的人手,毕竟东平的军械历来是各国奸细都想弄到手的,不好让太多人接手。因为工坊只管修配,并不负责制造,零件修整的数量不大,在军械厂房里设一个小熔炉,基本上就够了。”叶韬补充道,“军械的修配也不是一直有,军械厂房平时是锁着的,里面的人手平时都在各自的厂房里上工,有活计了再聚起来。”

    闵越点了点头,赞叹道:“你一个叶氏工坊居然要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人手,生意比我料想得还好啊。”

    叶韬苦笑道:“哪里好了?真的打家具或者弄行军棋那些小东西,怎么用的上那么多人?还不是最近在赶齐老爷子的宅子,全套的东西都是我叶氏在做,这量就大了。逼得我不得不召回了些原先没能通过学工考核的学徒来打下手,这才勉强赶得上进度。”

    公主并不吭声,跟着人群一起走走看看,但她看到的东西感触可就多了。叶氏工坊还没有完全实行流水线作业,并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叶氏工坊本来就是个培养学徒和生产各类器具结合的地方。那些学徒穿着的衣服和学工穿着的不同,基本上是一个学工带着两三个学徒成为一个小组,一起琢磨着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厂房也按照这样的需要在内部划成一块一块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个小组都可以根据各自习惯摆放工具,互不干扰。这样子,不像是现在的工厂那样机械和刻板,也不像传统的作坊那么随意。看起来,倒是蛮适合这个时代的特点的。

    看到那么一大群人进来,工人们开始的时候窃窃私语了一阵。一个中年人迎了上来,向闵越和彭德田深深一礼,说道:“闵大人,彭大人,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这位,正是叶韬的大师兄,叶劳耿的徒关海天。虽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