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加我微信公众号“猎户星座”可以免费收到手机推送的历史故事哦。)公元427年4月,拓跋焘命令司徒长孙翰率领3万精锐骑兵作为前锋先行出发,常山王拓跋素带领3万步兵紧随其后作为后援,南阳王拓跋伏真率领3万步兵护送攻城机械作为第三梯队,将军贺多罗率领3千精骑作为侦查兵在前方搜索前进,近10万大军像乌云盖顶一般再次压向统万城。

    与此同时拓跋焘没有忘记安排龙骧将军陆俟统御北方各部兵马严密监视柔然汗国动向,防备其突然南下侵扰。

    北魏西征大军刚刚利用先前工兵在君子津架设的桥梁渡过黄河,就在拔邻山(内蒙古准格尔旗)兴筑城堡,拓跋焘留下辎重,亲率3万骑兵,加速杀往统万城。随行将领都劝阻拓跋焘说,统万城高大坚固,骑兵无法攻克,上次攻击失败就是前车之鉴,不如等待攻城器械一起攻击最为保险。

    拓跋焘此时却说,攻城战是万不得已才采取的下下策,如果大军一起进发,赫连昌一定不敢出城决战,一旦攻城陷入苦战,大军就陷入攻不能攻,退不能退的窘境,不如我带领骑兵先行出发,并示弱于赫连昌,一旦他出城决战,大事就成了,3万骑兵攻城是万万不成,但是野战却绰绰有余。

    到这里有人会问,既然拓跋焘率领骑兵先行攻击,那又为何兴师动众的出动步兵和攻城器械,刚渡过黄河就筑城自守呢?

    其实拓跋焘在这里对赫连昌采取的是一种心理战,出动步兵和攻城器械,表明了一种决战到底的姿态,就是给赫连昌一个心理暗示:如果你不抓住我骑兵突前的机会击溃我们,等到步兵和攻城器械上来,你们就必死无疑。说到底,这一切都是为骑兵野战创造机会。拓跋焘在攻击还未展开时就跟赫连昌玩起了心眼儿。

    6月初,拓跋焘的精锐骑兵抵达统万城外围,拓跋焘把大部分骑兵埋伏在城外深谷中,只带领少数部队在城外掳掠以引诱赫连昌出城。可惜赫连昌这次吸取了去年兵败黑水河畔的教训,紧闭城门做起了缩头乌龟。任你千条计,我有老主意,搞的拓跋焘一筹莫展。

    这时大夏国一个将领狄子玉投降了北魏,告诉拓跋焘,“赫连昌招赫连定回防统万,但赫连定告诉赫连昌,统万城高大坚固,无论怎样都要凭城固守,等赫连定击败奚斤后再和赫连昌里应外合解统万之围,赫连昌采纳了这个建议。”

    得知了赫连昌的既定战略,拓跋焘更是忧虑不已,加之粮草告罄,不得已下令撤军,眼看这次西征又要无疾而终,此时故事却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一个北魏军中的罪犯逃亡到统万城中,向赫连昌报告,“北魏军粮草已尽,军士都靠挖野菜为生,已经无力进攻,拓跋焘无奈之下只能撤军,此时他们的步兵还远远拖在后方,建议急行出击,定能大败魏兵!”

    赫连昌大喜,采纳了这个建议,率领3万步兵骑兵的混合部队出城追击拓跋焘。见赫连昌倾巢出动,长孙翰建议拓跋焘说,“敌人以逸待劳,我们应该避开他们的锋锐,不要作战。”

    拓跋焘却说,“我们就是要和他们野战,唯恐赫连昌不出城,现在他们出来了,我们当然要迎战!不过老将军避其锋锐的建议还是对极,我们继续退却,引诱他们攻击!”于是拓跋焘佯装败退,吸引赫连昌追击。

    这一招实在高明,要知道拓跋焘带领的全部是轻骑兵,而赫连昌带领的却是步骑混合兵种,在平原戈壁上进行长距离追击,赫连昌的步兵和骑兵在协同上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脱节,给拓跋焘的骑兵各个击破的时机。

    可惜赫连昌误以为拓跋焘已经无心再战了,把部队分成两翼,向北魏军队急速追击下去。战鼓雷雷,大夏军一口气追了五六里,正在此时,天气大变,陕北高原上又刮起了沙尘暴,大风卷携着砂石从西南方刮了过来,战场一片黑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