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前世对王兆京的印象如何,至少现在楚振邦对他的观感还是很不错的,再加上酒精的作用,两人胡侃起来几乎是滔滔不绝。尤其是在对海南地产业的未来预期上,两人持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谈起来更是有料的很。
最初两人还都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克制,可是随着酒精在体内的挥发,神智不那么清醒的情况下,这一点基本的克制很快便消失了。侃谈转化为辩论,彼此争得面红耳赤。
作为旁听,陈鑫自始至终都没说过几句话——不是他不想说,而是找不到插嘴的机会。不过陈鑫对此并不在意,他甚至感觉很是享受,这一场只有两位辩手的辩论实在是太精彩了,从辩论中,他觉得自己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王兆京来自体制内,手里掌握着大量的信息,他对海南地产业未来的利好评估,就来自于对这些信息的分析综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给罗列出来的那些尚且不为人知的数据,就足以说服绝大部分人了。
而楚振邦呢,他手里没有太多具备足够说服里的数据,但问题是,他所具备的是宽泛的知识面与完备的经济学知识,那种信手拈来的旁征博引,基于经济学范畴内的系统预判,尽管会给人一种教条主义的感觉,但却又想不出什么有说服力的反驳理由。
在楚振邦的口中,王兆京所提出的那些利好数据,完全就成了利差的证明。比如说王兆京给出的来自于券商对海南地产投资的数据,国内几大券商向海南地产投资的行为,在楚振邦不仅不是利好消息,还成了相当严重的一个弊端。用楚振邦的话说,券商的介入预示着“捏造资本”的出现,而捏造资本就是经济泡沫化的最根本元素。同样的,银行在贷款项目上的大力支持,在楚振邦口中也成了海南地产泡沫必将出现的明证之一。在这方面他给出的解释,是银行在贷款问题上主要是向国有企业以及那些挂靠在政府部门名下的企业倾斜,其相当于一种非理性的政府投资,类似这样的投资行为,不仅会会带来盲目的信贷扩张,还会在最大限度上通过政府公权力的影响吹大泡沫,并助长腐败问题的恶化趋势。
当然,给陈鑫带来最深刻印象的,还是楚振邦在辩论中提到的一个名为“var模型”的计算公式,并将它用在了对日本目前地产泡沫中银行风险投资未来预期的推断里面。陈鑫也是学经济出身的,虽然不是毕业于什么名校,可他自认为对宏观经济学还是有足够了解的,而在他的印象中,可从未听到过什么“var模型”这种东西。许是出于一种好奇吧,他还专心记了一下这个东西,当时也没别的什么想法,只是打算当做一种谈资,将来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在别人面前炫出来长长自己的面子。
不过陈鑫却不知道,楚振邦酒后所提到的这个“var模型”虽然只是最基本的公式,但在此刻的经济领域里,它还没有出现。它的标准名称是向量自回归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于1992年才正式提出的,随后由g30集团推演出后续的风险评估模型,并逐渐在金融界获得广泛采用,为此,西姆斯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场酒喝到凌晨时分才散场,醉醺醺的楚振邦也没能回家,就在招待所里同陈鑫、王兆京两人凑活着挤了一晚。
宿醉的结果就是第二天一早起来浑身似的,两孩子要是直到在一个地等着还好,要是乱走的话,咱们一时半会的也找不着。”
他这一番话,又让楚振邦的心往下沉了几分。下雨还好说,主要是那两个走失的孩子怎么办。这山里的工事可是绵延十多里呢,里面的隧道四通八达,就像迷宫似的,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呆在里头,要是一害怕四处乱跑,一时半会的哪找的着啊。再有,山里头昼夜温差大,再来上一场雨,若是不能尽快把人找到……楚振邦都不敢再往下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