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批货过去,说好要一批衬衣,量不小。”

    说着,黄有道的目光凝在楚振邦脸上,想看看他的反应。

    楚振邦自然不难猜到整件事背后可能是怎么一回事,想必是下午那些参加哈洽会的俄国人中有人看中了自己的衬衣,他们手上拿不出人民币现金,只能走易货贸易这条路。大概这些俄国人里有人走了黄有道这条线,指望着由他来促成这笔生意,黄有道说到底就是个掮客,也可以说是中间商,俄国人拿来做交易的货物经他的手在国内销售,同时也经过他来谈衬衣的生意。

    楚振邦不知道这个黄有道过去是做什么的,但可以肯定这家伙下海经商的时间应该不长,至少算不上是一个有经验、有心计的商人,如果换一个多年踱步商海的人来,绝不会像表现的像他这般急切。

    黄有道表现的这么急切说明了什么?毫无疑问,首先得说那些俄国人给他的时间不多,其次,就是这笔“三角贸易”中存在的利润很大,赚头多。

    楚振邦考虑着,如果自己口风紧一点,态度绷起来,说不得就能在这黄有道的身上割一块肉下来。

    “黄经理的意思是......”故作矜持的皱皱眉,楚振邦坐直身子,明知故问道。

    “我是这么想的,”黄有道无法从楚振邦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心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性子倒是够沉稳,嘴上却说道,“贵厂现在积压......哦,是库存的八万件衬衣,能不能转手给我?如果能按照贵厂原定的价格,十五块一件的基价,我可以一次吃下来,货款现金支付,绝不拖欠。”

    听他说的直接,楚振邦微微一笑,却不接口。

    “当然,我也不能让楚业务吃亏,”黄有道暗骂一句,脸上仍旧笑的那般真诚,“只要这笔生意做成了,我可以付给你百分之一的回扣?这可不少了,楚业务也是内行,应该知道这里面的行情,别人能给千分之五就不错了。”

    黄有道给的价也是渠水县棉纺厂之前给出的标价,这方面他打听的很清楚,但楚振邦下午在博览馆广场给出的标价是二十块一件,十五、二十差价五块,看似不多,但要是摊在八万件的总量上,那就是四十万的差距。

    改革十余年,国内的市场经济也不算多么活跃,尤其是在双轨制的前提下,市场供求关系也仍旧处在一个供弱于求的水平段上,在这时候,业务员是很吃香的一个工作,别的不说,至少回扣是少不了的。

    一般情况下,某个国企的业务在谈合同的时候,会把供应价提高一定比例,然后在谈的过程中,买家要想把价压下去,就得拿出一定的回扣,就像黄有道所说的,一般回扣比例就是千分之五,他给出千分之十的回扣的确不低了。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他给了千分之十的回扣,也才是十万出头,他至少还能剩下近三十万的大头来。

    楚振邦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这个胖胖的家伙,沉默了几分钟之后,笑道:“黄经理看来是有备而来啊,方方面面都调查的很清楚嘛。”

    语气一顿,楚振邦脸上的笑容稍稍内敛,转口道:“不过有个问题黄经理想必是搞错了。”

    “什么问题?”黄有道一愣,愕然道。

    “其实我并不是渠水棉纺厂的业务,厂里并没有我这号人,”楚振邦搓揉着脸颊,压低声音说道,“这一点,黄经理恐怕是没有搞清楚吧?”

    “哦?”黄有道眉头一皱,心里下意识的就是一沉。

    这一点他之前还真是没有搞清楚,毕竟他没有去过渠水,手头掌握的那些消息都是通过种种途径打听来的,能给他透露消息的人多半对渠水棉纺厂的事也就是一知半解,即便知道的多一些,也不可能清楚这个小厂里是不是有楚振邦这么一号人。

    这个错漏让黄有道大感头疼,说实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