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令所有的大臣们打心眼里折服。

    一日,朝堂之上,新皇漓博明以及众位大臣,商议国事。

    如今升为左丞相的林鹤轩,上前一步道。

    “皇上,今年旱灾严重,许多地方颗粒无收,百姓家中无粮,请求皇上下诏书,开国库放梁,赈灾百姓于水火?”

    多亏冷小熹有先见之明,如今,百姓受灾,漓博明一点也不忧心,如今,国库内的粮食储备充足,就算整个燕国三年颗粒无收,也足够整个燕国百姓,吃上三年。

    漓博明打小生在穷乡僻壤的穷山村,深知挨饿的苦楚,百姓们受灾,感同身受的他自然心焦。

    “户部尚书张宏。”漓博明当即喝令掌管国库粮食的张宏出来。

    张宏精气神十足,很有范地从队伍中站出,抱拳道:“皇上,臣在。”

    “张宏,你等下朝带领粮库的官员,把国库内的粮食,按照受灾地域划分好,叫当地的官员按人头每人百斤的数目发放下去,安抚百姓,让灾民渡过难关。”

    “臣领旨。”张宏遵命后,站回队伍之中。

    粮食不成问题,漓博明考虑到百姓手中没粮,家中的银子自然不多,就冲着下头又道。

    “户部尚书孙大人。”

    漓博明叫的户部大人是孙白冰,因孙白冰行事谨慎,做事认真。

    漓博明登基,遵照冷小熹的意思,就把他从大理寺提升到户部尚书一职,让他掌管燕国的财政大权。

    “孙大人,等下下朝,你把国库内的银子拿出一些,随同粮食一起,按照每人头十两的份额,一并的发放到百姓手中。”

    如今,燕国国库之内的银子充足,当然这些的银子大多数来源于冷小熹的能干。

    如今,漓博明身为皇上,冷小熹家中的银子多的数都数不过来,自然而言大部分银两都存于国库之中,成为了燕国的共有财富。

    故此,新皇漓博明才可以如此地财大气粗。

    “皇上英明,皇上万岁,万万岁。”漓博明如此的体恤百姓,深得殿下大臣们的拥戴。

    站在殿下的大臣们,心悦诚服地齐声高呼。

    坐在龙椅上的漓博明抬手,喝止所有人的呼声。

    小太监李乐见国事处理的差不多,他刚要朗声道。

    有事准奏,无事下朝之时

    先前就已经是大学士,此时并未得到高升的冷晓梅之弟冷晓坤,高举先皇的遗诏从队伍中出来,跪在大殿之上。

    “皇上,臣这里有一份先皇的遗诏,请皇上明鉴。”

    小太监李乐接替大太监李明的位置。

    冷晓坤如此,李乐不等漓博明吩咐,他从高处走下来,从大学士冷晓坤的手中,接过先皇的遗诏,送到漓博明的手中。

    漓博明看过遗诏,蹙眉c并未发现有何不妥,既然是先皇的遗诏,漓博明怎能违背,当即准了先皇遗诏的内容。

    冷晓梅母子迁出皇宫,年纪尚小的漓明亮成为冷小熹家乡那一带,一处城池c其中包括江城县c南邱镇以及杏山村一处方圆几百里的父母官。

    因漓明亮年幼,官位暂由冷晓坤接管,待到皇子能够执掌大权之时,冷晓坤退出回京城。

    这样也好,冷晓梅之前的不安分,冷小坤年轻却不被冷小熹提及重用,自然都是有道理的。

    如今,梅妃手上有着先皇的遗诏,这样的安排极好,漓博明当朝就准奏了此事。

    下朝回到云烟阁休憩,漓博明就把此事说给了冷小熹听。

    如今,冷小熹已经成为皇后娘娘,可她依旧还跟之前一样,并未因身份的改变而改变。

    身边依旧只有翠儿一个丫头,一个小香子太监伺候。

    她依旧时不时的微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