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小熹一路的跟着,密切的观察着,起初出来的玻璃,薄厚不匀,透明度也不是很好。
可经过了几次的改正,最后,她终于造出了她比较满意的产品来。
林鹤轩从石头里提炼出石英,制成了玻璃刀,把制成的玻璃割成一块一块的,按照大小分批的码好。
玻璃是制成了,就必须展现到百姓们的面前,叫百姓们认识到玻璃的好处。
故此,冷小熹叫人先把自己铺子里的窗户,门上的窗纸都撕掉,叫铁匠师傅按照她所画的图纸样子,做成了钢窗。
当她把这样另类,在现代见惯不怪的钢窗安装到窗户c门上,代替了这里繁复的精美的雕刻窗棂。
如此,立刻就引来太多,太多人的围观。
“这是啥东西?人站在外头,怎么就能看到房里的人跟东西?”
“这东西,明明很清晰,人对面站着,就好像是在一起,可怎么摸上去,手还被挡在了外头?”
“这东西好啊!比窗纸要好上千百万倍,这东西手戳不破,还保暖,更主要的是亮堂。”
“对,这东西不但保暖,还采光极好,大冬天的人不比站在外头,站在窗户底下就能晒到阳光。”
冷小熹耐心笑着解答百姓们的问话。
“好东西,真的好东西。”人们频频咋舌夸赞不停。
好东西,就是被人接受,当医馆里几栋楼的窗户都换上这样的钢窗c玻璃的时候。
醒悟过来的百姓们,便纷纷的涌到了玻璃工厂,询问起玻璃的价格来。
设立在工厂大门口,门市部里的工作人员,忙活的可是不清。
一方面他们要解答各种的问题,一方面还要按照来人索要的尺寸,认真细致的割玻璃。
一时之间,熹娘子又出新鲜东西了,这次的新鲜东西极好,好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百姓们手捧着,相互抬着,视若珍宝的把玻璃给抬回家,有专人上门给安装。
当家家户户的门上,窗户上都安装上这玻璃,家家的女人每日的都拿着细布,仔细的擦拭玻璃,生怕留一丝灰尘,一个手印上去,影响了美观。
漓晟弘微服私访下到百姓中间,见到如此的好东西,自然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儿,。
回宫,他叫人立马把整个皇宫里门窗,都换上了玻璃。
如今,他坐在屋子里就能感受到外头的阳光,他再也不必大白天的也要案上点灯照明了。
改革,玻璃风暴,很快席卷了整个燕国,乃至于临边的国家。
人们花重金前来,就是为了一睹玻璃的风采。
为此,冷小熹把玻璃的定价定位为,百姓家用价格为每平米一两银子。
这样的价格,对于如今富足起来的家庭,一般都可以接受。
国外的外商前来订货,那价格可比卖给百姓的价格高出了好多。
冷小熹定价为每平米二两银子,可即便是这样,那邻国的货商们,还是甘愿掏出大把c大把的银子购买。
这样的玻璃被运回他们各自的国家,那价格就被卖成了天价。
为此,铁匠工场也再次忙得不行,钢窗c钢门的订单如雪片一样飞来。
银子,金子哗啦啦的入账,冷晓娟每次因工作都不得不住在办公室里,几天见不到翠微那是常有的事情。
有效益才有创收,才有动力,工人们腰包里鼓了,干劲自然就足。
冷小熹也不小气之人,她适时的奖励工人,发红包,发福利,发各种的吃食,衣物更是好不吝啬。
为此!
玻璃的红火自然的带动了水泥销量。
冷小熹新近研发的这两种另类的产品,很快再次的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