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步营、骑营、车营、辎重营,两人中有一人使用枪炮等火器。”

    徐光启边说边画,脸上神采飞扬,这么些年来,自己苦心钻研火器,今日倒是有了个好听众,这听众还不一般,大明皇上。偏偏这大明皇上还对火器甚是喜爱,徐光启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知识都给抖了出来。就这般君臣两人说了半个多时辰,图纸就画了几十张。

    朱由校听着也觉得甚是过瘾,一想其是天主教徒定然于那些国外传教士有联系,自己印象中早期的国外传教士都是很博学的,在外传教之时以传播知识来换取传播宗教。

    于是朱由校突然说道:“听闻爱卿乃是天主教徒,不知与那些红夷联系紧密么。”

    徐光启正说的高兴,突然听朱由校问及这个,吓一大跳,以为朱由校要追究其罪责,自己这么多年来,多次被朝中御史弹劾此事,难道……

    于是只好回道:“皇上,微臣虽然是加入天主教,可是微臣忠心爱国之心却是丝毫没有改变。”

    朱由校知道徐光启误会了他的意思,便说道:“朕不是怪罪徐爱卿,只是前日见了那红夷的红夷大炮,觉得甚是威猛,朕想找些人来仿造,可是安民厂中却无人能造,朕便想找些红夷过来给朕造炮,听闻徐爱卿和那些红夷往来甚密,便问问徐爱卿。”

    徐光启现下的心情已是不知如何说才好,先是重视火器,现在还让红夷进京,(明朝不允许西方传教士随意走到,明朝有个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获得明神宗信任,定居北京城,政府还每隔四个月给他发一次津贴。不过后来又突然被赶出北京城)只觉自己眼前一片金星,皇上想的都是自己想的,自己多年来一直在朝中到处奔走,就是想为那些教友提供合法身份,现下可好,皇上开口了,什么都是一帆风顺了。

    当然朱由校肯定不存什么好心思,让这些传教士进京造炮倒是可以,到处传教那可不行,不过这事不用自己担心,那帮大臣要是见这些红夷到处传教还不都给抓了起来。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引进西方的科学,看来也只好让徐光启来负责了,麻烦啊,又是让他练兵,现在又要搞科学启蒙,人才啊!你在那啊?

    这时徐光启说道:“皇上,微臣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在南京结识了红夷传教士利玛窦,见到其带来的三棱镜、自鸣钟、日晷仪、《万国舆地图》等红夷物品甚是先进,便对其特别感兴趣,后又慢慢发觉,红夷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我大明朝,于是臣便就萌发翻译红夷科学书籍来为我所用之心。”

    朱由校一听便说道:“朕也是深觉这红夷甚是厉害,这红夷大炮比我大明自造大炮要好上许多,我大明还造不出如此威力的大炮,所以朕才想招那些红夷进京替朕造大炮,徐爱卿与红夷交往甚密,替朕荐些人手上来,朕定当重用。”朱由校现在还不忘他的传销计划,应该是直销计划。

    一说起红夷大炮,徐光启又是来了精神,徐光启知道前些日子,两广布政史送了些大炮进京来,那大炮由来自己是知道的,便说道:

    “皇上,红夷大炮微臣是知道的,臣自督练新军以来,一直在寻找先进火器,知道那澳门红夷造炮手艺高超,便托在澳门的教友留意大炮事宜,前些日子教友来信说,澳门红夷和广州卫的一些官兵从海上一艘搁浅的英国红夷船上拆了十二门大炮,广州卫分了四门都进了京。皇上见得就是这些。”

    朱由校一听那边还有,不行,应该都买了,顺便把那些匠人都带来。不过也知不能心急,还是要慢慢来,这些事情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光是把消息传到澳门估计就得半月以上。还是先搞定徐光启再说,人在这,东西一个都跑不掉。便岔开话题,说道:

    “徐爱卿现今在通州督练新军,朕今日想知道,爱卿这新军如何新法,与大明平时卫所有何区别,徐爱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