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六这一天是难得的好天气。
结束了十余日的绵绵阴雨,终得见耀眼的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普照大地,宫内众人的心情也随之畅快起来。
元夕见坐在院子里,眯着眼晒着太阳,不由自主地洋溢起笑容。
如风走到她身边,双手递给她一张纸条,“小姐,大人的密函。”
夕见收起笑容,打开纸条,仔仔细细看了三遍,唯恐遗漏了什么细节。
“知道了。”她将纸条折好还给如风,“烧了吧。”
今日是太后寿辰。乃是封后大典以来,宫里的第一个盛典。
天还未亮,宫人们便行迹匆匆,为着今日的寿宴做准备。
元夕见一身月白色绣木樨花襕边挑线罗裙,披了件烟粉色暗纹披风。申时一刻便带着如风去了永寿宫,同郑答应一起前往泰康殿参加寿宴。
永寿宫中丝竹声已经响起,众位嫔妃贵客已陆续落座。像元夕见与郑妙言这般空有品阶却从未侍寝过的答应只能远远坐在宴席末端,连主堂的人都看不清楚。
郑妙言心里有些不高兴,明明一起入宫的几位昭仪已是这后宫的新贵,她们却像是被遗忘了一般。
“姐姐,听说有的嫔妃一辈子都见不到皇上,是不是真的?”郑妙言悄声问道。
“怎么?你这就耐不住寂寞啦?”
“姐姐莫要打趣我了,妙言只觉得这日子过得连坤宁宫延禧宫的婢女也不如。”
郑妙言这话虽说的丧气,却是说到了众答应的心坎里。
自封妃以来,皇上只临幸过皇后和三位昭仪,对着几个常在见都未见,这几位常在中不乏貌美之人,只是连召见都没有,空有美貌又能如何?
顾常在长叹一声,“我只在选秀时见过皇上一眼,现在想必皇上早已不记得我了。”
“你还见过皇上,那日皇上头都没抬起过,我和沈姐姐连皇上的脸都没看清!”郑妙言忿忿道。
众常在听罢,纷纷向郑妙言和元夕见投来同情的目光。
寿宴伊始,御前公公曹如海宣念了祝寿贺词。众人起身跪拜恭贺,太后气定神闲令众人平身。
顿时乐声渐起,数十位舞姬轻移莲步,曼妙登台,罗袖飞舞,彩扇飘逸。
郑妙言不禁直起身,抻着脖子看向舞台,却也只见得众舞姬的背影,心中更加不痛快,索性专心于面前的饮食。
“姐姐,这菜品倒没有糊弄我们!”郑妙言夹了一块佛手杏仁酪,咬了一口,赞叹道。
有了好吃的就把一切不快抛在脑后了,元夕见看着郑妙言不禁一笑,真是个单纯天真的孩子。
元夕见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果然是上好的西域葡萄酒,醇香馥郁,入口绵软,难怪是宫中贵女的最爱。
宴席过半,众舞姬退场。只听琵琶声缓缓响起,脆如清泉流淌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一名女子,轻纱遮面,身如柔柳,随着琵琶声微步而上,长袖一甩如雪花飘舞,美目流盼风情万种。琵琶声骤然转急,那女子也随着舞曲纤足轻点c旋转轻跃,婉若惊鸿,令众人看得如痴如醉。
曲罢,琴声仍旧在殿中绵延回荡。那女子将藏于袖中的绸带清扬,面上轻纱也飘然垂落。
众人惊叹,竟是李昭仪!霎时掌声雷动不绝于耳。
“赏!”太后满意地点点头,用眼神示意苏嬷嬷。苏嬷嬷遂取来一只锦盒送给李昭仪,李昭仪打开一看,竟是一颗鹅卵般大的夜明珠!
李昭仪喜不自禁,连忙跪谢。
“太后娘娘,这李昭仪的舞姿虽美,却也亏得琴声相得益彰,不如请抚琴之人上来叩谢。”皇后轻声道。
“唔,这琴声婉转悠扬,也是位高手,快快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