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精确总结,以便减少不必要的沟通。

    于是,米勒一上车便整个人傻住了,电脑上完整的三维设计图以及一个小本上密密麻麻的工程建设指标,所需各种材料,以及预计呈现方案,精确到每天没时的进度安排。

    你先看!罗辉不动声色的用英文说道:“设备我已经让人去联系,最迟下个礼拜运来,3D打印技术很新,你阅览完后,要明确告诉我,这个技术最终建造出来的展馆,能否达到我本子上列的预期指标。

    米勒盯着设计图,眉头紧皱:“你要求的工期太短,此技术也是第一次用在这么大型的建筑上,难度也非常高。肯定会有不稳定因素,我不敢保证。

    不会坍塌吧?这是罗辉最担心的事。

    那倒不会。米勒话锋一转,吐出另有隐忧:“可一个月的工期,真正的建设时间算下来只有十几天,很多工人又都不熟悉3D打印材料的安装,加上是高空设计,需要进行的几次模拟抗压因时间关系也无法实行,到时候最好不要下暴雨刮大风,否则我怕会出事!

    恩!联想到已近夏季的滨海,天气反复无常,罗辉心情一时沉重了不少。

    就在罗辉紧张沟通准备的几天,意大利人米勒,3D打印技术建造展厅的话题传遍整个东洲官场,大多数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打印二字上,第一时间感到无比荒诞。

    王建斌则在常委会议上露骨嘲讽:“罗辉的设想不错,用纸建楼,起码地震来了,死不了人呀。

    财政局的人笑道:“是啊,还省钱,问问罗区长,咱们政府也可以帮着捐点纸,也算是为建设展厅出了一份力。

    次对话一出,会议顿时发出一阵哄笑,纷纷跟着起哄,都说展厅建成了,应该让罗辉第一个站到上面,顺便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世界上第一个站到纸楼上的人,也算是为东城打了个广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