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会以为圣上不善待老臣,恐不利于朝政稳定!”

    你想辞退,我偏不让你辞退!

    严嵩已猜到学士心中想的什么,学士绝不是真在替他说话。严嵩道:“圣上放心,严嵩定向百官澄清是严嵩年事已高,不再能胜任要职的原因。”

    世宗叹了一口气,不舍地说:“朕心烦意乱,这事以后再说!”

    严嵩再次恳求道:“圣上!”

    世宗挥挥手,说:“都下去吧!”

    众人只得出了宫殿,学士心中十分得意,严嵩满是忧心,严世藩则又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此事过后,世宗心神不定。

    待天灵到来,世宗后怕地说:“道长有所不知,你昨日所言之梦今日应验了。”

    天灵故作惊异,道:“真有此事?”

    世宗道:“今日一早,严嵩献给朕一本青词集,想必就是你梦中的奸臣和秽物吧!”

    天灵问:“您可曾收下这秽物?”

    世宗道:“朕哪敢收下,碰也没碰!”

    天灵故作释然道:“那就好,那就好!贫道昨日已说圣上的道是江山社稷,而圣上修道深浅全在国人的评价中。”

    世宗羞愧道:“国人对我恐多有不满吧!”世宗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天灵道:“赎贫道直言,的确褒贬不一。”

    世宗问:“如何褒,如何贬?”

    道长说:“国人褒圣上精明仁慈,贬圣上天眼不慧。”

    世宗疑惑:“天眼不慧?”

    道长说:“贫道不该谈论国事。”

    世宗说:“道长且讲,你说过,这是朕的道。”

    天灵说:“那贫道就说了。国之治在于人之治,周武王得太公而救民于水火,刘玄德得诸葛而三分天下,唐太宗有良臣数人而开贞观之治,先祖巧用能人而造洪武盛世,古往今来,历朝盛世,关键就在这一用人上。唐玄宗用人不慎而酿安史之乱,宋高宗听信秦桧而残害贤臣,古往今来,祸国殃民亦在这一用人上。明君与良臣唇亡齿寒,试想,若贤明主政,则奸诈之人不能投机,君如何不明,国如何不昌盛?若奸人得志,则正直之士无处作为,君怎能不庸,百姓怎能不抱怨?圣上,贫道游走多处,均言严府专权霸道、残害百姓,任由家人、亲近之人为虎作伥、中饱私囊,百姓恨其入骨,而严府所借的威信实乃圣上的威信,故而百姓怎会不怨圣上天眼不慧!”

    世宗心中沉重,长叹一口气,道:“哎,我怎会没有听闻,只是这严嵩对朕忠诚、又极会办事,朕的半壁江山都在他的肩上,朕弃不得,也不舍弃!今日他祈求告老还乡,朕尚未恩准!”

    天灵说:“陛下此言差矣!”

    世宗恭敬地说:“道长请赐教!”

    天灵说:“严嵩忠于圣上,却不忠于人民,忠于圣上是因为他有所企图,不忠于百姓是因为他本性如此,然人民是国之根本,圣上若无人民,又怎做万民之主,故而严嵩只是伪忠于圣上,绝非真忠于圣上。圣上对他器重,将半边江山交于他肩,可他却有负于圣上,这半壁江山已颓废不堪,北方不平,倭寇入侵,叛乱不断便是佐证!”

    世宗点了点头,道:“道长说到朕心坎上去了,朕确实有误,后世必将诟病!”

    天灵宽慰道:“圣上不至于如此悲观。”

    世宗说:“道长请讲!”

    天灵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诸葛孔明尚有误用马谡之事,但挥泪斩马谡,后世赞其魄力重,究其失误轻,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今天下实权皆在陛下手中,何不亡羊补牢,也免留下祸患于后世,既不负天意托圣上为万民之主,后世千秋亦将言圣上之恩德与魄力!此乃圣上当前最该行的正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