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元前922年(周穆王五十五年),周穆王姬满去世,儿子姬繄扈继承王位,这便是周朝第六位君主周共王。

    周共王继位时,国家因周穆王远征,耗费了巨量财富,使得国家财政十分空虚,经济上渐渐难以支持。但是,在许多场合又不得不维持着天子的架子。如为了表示赏罚分明,周共王不得不将都城附近的土地陆继分封给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来越小,收入越来越少。周王朝的国势开始衰落。

    此时大周王朝需要一位中兴之君,而周共王偏是一位花花公子。公元前919年(周共王四年)春天,周共王出游到泾水边上,当时密国国君密康公跟随周共王出游,有三位美女被周共王看中,而密康公也是色迷心窍,不听母亲的劝告,没有献出那三位女子,而是纳为己有。周共王恼羞成怒,于公元前919年(周共王四年),派兵攻灭密国。

    在军事上,周共王表现低调,他改变父祖两代以武力征服天下的做法,裁减军队,明法息民,让更多的百姓安于生产,创造财富,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和平稳定的外交政策,对边境争端主要采用和平谈判的办法解决,尽量避免武装冲突。

    和平,这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是一个福音。但要想维持真正的和平,必须要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否则和平必不可得。两次世界大战,瑞士皆为中立国,而其得以中立而不受侵略的基础便是强大的无人敢惹的武装力量。然而周共王却不重视军队的建设,使各城镇的武装力量十分薄弱。因此,他所想要的和平只是表面的,必定不会维持长久。

    此期,对西周造成很大困扰的是被周穆王征服的西戎。周穆王时期,对西戎的征服,赢得了表面的风光与胜利,但却失却了西戎的人心。买下来仇恨的种子。如今,西戎各部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时机,便决意反叛西周。公元前904(周共王十九年),西戎组织军队向西周领地发起攻击。西周军兵微将少,无力阻击敌人,被西戎军连续攻占十余座城邑,直逼镐京。周共王只好紧急调集各诸侯**队联合出击,才把西戎军击败,将他们赶出境外。但是这场战乱使西周王朝受到很大损失,领土的损失倒是次要,最为让人痛心的是周王朝威信的进一步丧失。

    周共王二十三年(前900),在位22年的共王死去。太子姬囏继位,这便是周懿王,他是西周第七位君主。

    “懿”是美好的意思,史书上说“温柔贤善曰懿”,从这谥号或许可以推断出他是一位善良的君主。然而他的性格过于懦弱,这种性格对于一位帝王而言是致命的。他继位后政治日趋**,国势不断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西戎不断侵犯西周,甚至数次抵达京畿所在,对都城镐京形成严重威胁,他被迫将都城迁往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周懿王也曾试图结束当时政治混乱的局面,挽回颓势。对内,他试图整顿朝纲,对外,他试图对犬戎形成攻势,而从事后的发展来看,周懿王并未能扭转颓势。懿王七年二月,周懿王任命益公牧统辖百事僚(天尹之职),严令益公牧要按先王政令办事,明察确断,以律量刑。此后,懿王命虢公率领周师北伐犬戎,结果却大败而归。周懿王的努力失败了,积重难返,危机的种子早在昭穆时期便已埋下,而周懿王也不是一位可以扭转乾坤的角色。

    最可反映周王权威丧失的例子便是册命制度的变化。册命制度是西周时期的一种任命、赏赐官员的制度,是周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彰显王权非常重要的表现仪式。在册命过程中的册命,原由史官宣读,诸侯大臣等跪拜听读。而在懿王时期,在诸侯大臣的反对之下,宣读册命的人竟改为周懿王本人。由此可见,周王至高无上的光环这时已经开始消退。

    周懿王七年(前893)冬,西周遭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