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灵呆坐在座位上,脑海里一片空白。她紧攥着手,心里隐隐明白了一些什么。掳走小雨的人应该就是皇兄,可皇兄为什么要把小雨掳到那样的地方去?
想起皇兄曾经说过的话,倾灵整个人都乱了。
文思帝微眯起了双眼,目光落在夏小雨和司徒翰墨身上,一个个疑问全都浮上脑海。武帝曾去过安城,他还曾默默帮过皇叔,给了一批草药。现在看着他和夏小雨也相熟,心里头的那些不确定的疑问,竟像是自行生根发芽一般,深深的扎进了他的心里。
皇叔和武帝打了什么主意,在文思帝的心里,已经不明而喻了。
“武帝,感谢你的相助,改日我一定登门拜访,当面答谢。”百里华清疏远而有礼的道。
司徒翰墨摇摇头,笑道:“答谢就不用了,夏姑娘在时,已经用三天的时间报答过我了。”这话说得让人不禁想入非非。
夏小雨很是不悦,“那可不行!只煮了三天的饭菜,这怎么能抵去武帝那些助小雨卖艺不卖身的银两呢?小雨被奸人所害,困在无计可施,幸得武帝出手相助,方能渡过险区。当初说好的三倍银两,我一定让人送去给武帝。”
说着,夏小雨朝司徒翰墨福了福身子,“多谢武帝当日相助之恩。”
夏小雨的话,简直明了的说明了整个事件。
百里华清听后,心情大好,举起酒杯,“武帝,仅以薄酒谢你相助之恩。”说完,他一口饮尽杯中的酒。
司徒翰墨看着他,并没有喝酒,而是淡淡的笑问:“安王爷敬的酒,本皇可不敢喝。本皇救的是夏姑娘,与安王爷有何关系?”
百里华清面色骤冷,抬头看向主位上的文思帝,然后走到宴会中央,跪下行礼,道:“皇上,臣恳求皇上下旨赐婚于臣与夏小雨。”
宴会现场再一次鸦雀无声,众人齐唰唰的看向百里华清。
文思帝嘴角带着笑意,看不清他的情绪,只听见他半斤拨千两的道:“皇叔,今日是皇祖母的寿辰,刚刚朕也正式下旨宣告了朕与倾灵公主的婚事。至于皇叔的婚事,朕觉得容后再议方妥。不知皇叔的意思如何?”
文思帝再以太皇太后的寿辰为由,把百里华清和夏小雨的婚事给拖了下来。
百里华清默默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文思帝前面明明就松口了,为什么就是不肯下旨赐婚?现在又横空出现了一个居心叵测的司徒翰墨,他实在是不想再夜长梦多。
文思帝搬出了太皇太后,百里华清无法可说,只能尽量乐观的安慰自己。
“臣谨遵皇上的旨意。”
百里华清行礼,返回夏小雨身边。
司徒翰墨看着百里华清的表情,心里有些幸灾乐祸。这个百里华清枉他一世英明,他怎么就看不出文思帝也对夏小雨有种不明的情愫呢?
他仰头一口饮尽杯中的酒,目光掠过夏小雨时,突生一计。司徒翰墨抬头看向文思帝,语气真诚的道:“文思帝,咱们百里国和西临国过不了多久就会联姻,关系上更为和稳。刚刚本皇突然有一个想法,不知文思帝是否愿意让咱们二国的关系牢为固汤?”
文思帝心中不悦,但脸上却是带着笑容,“武帝所言意为如何?还请明说。两国关系,当然是越牢固于两国越好。”
司徒翰墨微笑点头,“文思帝果然名不虚传,正如贵国百姓所赞一般,一心一意为民谋福祉,心系天下百姓。”先是高帽子一戴,见文思帝高兴了,他话锋一转,“贵国女子温婉有礼,贤惠大方,甚得本皇之心,本皇想要迎娶贵国女子为后,不知文思帝意下如何?”
迎取为后?
宴会上,众人闻之变色,纷纷议论起来。
众所周知,武帝前皇后仙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