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区区八里地。)

    如今为了保命,谎话可是说下了。怕就怕回头总有验证的时候,因此这个右屯信使打定了主意,一离开宁远就跑路算了,死也不回右屯。

    一只脚踩在东江的船上,梁稷不得不帮东江分辨,便也趁机补刀,对着袁崇焕开口道:“此事可信。如今建奴缺粮,东江稍有盈余。倘若二者真的狼狈为奸合伙图谋锦州,则必然是毛文龙先到,好带粮食来支援皇太极。如今皇太极到了,毛文龙却没有消息,想必东江不会出兵。”

    听到这句话,袁崇焕心头大喜。自己一直担心东江趁火打劫,如今东江没出兵,那自然是更好了。好上加好的便是祖大寿曾经承诺过,倘若只有建奴一家来攻,则必然能守住锦州。

    当初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之时,袁崇焕虽然一直躲在城内,没有上阵见识过,却自认为对建奴攻城能力十分了解。在他看来,建奴虽然野战是把好手,不过攻城却是渣渣。就像如今宁远城下的建奴一样,只会堵住城门,期望明军出城决战,连蚁附攻城都不会。面对如此蠢笨的建奴,想必祖大寿必然能守住锦州。

    虽说如此,袁崇焕到底还是有几分不放心,便转头对着程本直开口道:“程先生如何看,锦州守不守得住?”

    锦州要是能守住自己就完蛋了!当然程本直不会这么说,而是附和着袁崇焕开口道:“锦州城坚壕深,军械粮食又十分充足,再加上祖大寿勇武,守住锦州当无问题。”

    袁崇焕又转向梁稷开口道:“梁先生怎么看?”

    梁稷想了想,自己当初给过祖大寿奇兵之计,只要不出岔子,祖大寿及时派出精锐奇袭盛京,想来锦州必然没有太大问题,便也跟着开口道:“在下也认为锦州必然能守住。”

    见到二位谋士都如此说法,袁崇焕哈哈大笑起来,开口说道:“锦州火炮不比宁远少,有了这么多火炮,只怕不是守不守得住锦州的问题,而是皇太极能不能全身而返的问题。”

    袁崇焕主政辽东以来,靠着从东江那边分润功劳,前前后后数次向朝廷献捷,倒是引得圣心大悦。不过不是自己的毕竟不是自己的,这份功劳自己领起来也有几分心虚。如今倘若祖大寿真的守住了锦州,那可是实打实辽东自己的功劳。

    再加上建奴饥荒,倘若建奴不能从锦州抢到粮食,则必然声势大衰。倘若老天爷作美,今后几年年年大灾,那就太好了。一年比一年灾重,建奴一年比一年衰落下去,自己便可以趁机捡便宜,用不了五年便可轻松收复辽东。

    到时候自己凭借此战功,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越想袁崇焕心里越高兴,转头对着程本直开口道:“虽然祖大寿有失误之处,不过如今正是用人之时,正宜嘉奖以坚其心,不宜切责以慢其意。本督前面所说的那封书信就免了,改写一封书信给祖大寿,言明只要他此次能顶住建奴,本督保他一个太子少保之位。”

    想了想,又对着程本直开口道:“再给何可纲去一封信,此时不是内斗之时,当齐心合力顶住建奴,锦州、右屯两地当互为掎角,一方有失则另一方必及时救应。倘若因为内斗而生变故,叫何可纲提头来见。”

    程本直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袁崇焕又得意的对着程本直、梁稷开口道:“本督嘉奖祖大寿而切责何可纲,二位先生可知其意否?”

    程本直、梁稷如何不知道,懒得说而已。如今袁督师心情大好,当然要凑趣了,于是便开口道:“请大人赐教。”

    袁崇焕得意的摸了摸胡须,开口道:“如今粮草全在锦州,故建奴必然是围右屯而攻锦州。右屯安全的很,锦州却要承受建奴的压力,怕就怕何可纲不肯发兵去救援锦州。故此便要嘉奖祖大寿,切责何可纲,此其一也。祖大寿虽然也是本督亲手所提拔,到底也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