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海军还不是很重视的美国,出于考虑日益严重的古巴和哈瓦拉形势,美国人终于加入了波澜壮阔的海军军备竞争当中。

    威廉二世不但注意到了中国的海军,更是注意到了中国的飞艇部队,德军参谋部参谋提出了制空权这一说法。

    他认为,如今的战争,不但有制海权,更有制空权,甚至制空权比制海权更为重要,*之所以快速战败,投降,与其首府受到中国飞艇部队轰炸不无关系。

    德国著名的飞船设计家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乘机向德国政府提出贷款的要求,他认为自己研制的飞艇虽然与中国人的有些差距,但是只要政府能够持续投入,他就有信心研制出超越中国的飞艇。

    威廉二世被小毛奇和齐柏林伯爵两人说服,投入巨资花费在飞艇的研究上,而对新兴的飞机冷落备至。

    一时之间,似乎是受到了中国战胜*的刺激,英法德美不约而同的沿着海岸线,疯狂造满了船厂,疯狂的研制起飞艇。

    这是个海权至上的时代,从大航海开始,各国就用自己的海军力量获取利益,确保殖民统治。从风帆到蒸汽机,从巨木到铁甲,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造船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而就在各国埋头苦干的时候,中国燕山大基地内,一架飞机巍巍颤颤的从地面上忽然蹿起来,直插天际。

    在空中稍微行驶了十几分钟后,出现发动机关车的故障,不得不强降下来,几个俯身之后,跌落在地面,好在飞行员没有出事。

    这一幕看得地下的观察人员一阵心惊胆颤。

    年老的华蘅芳一脸不解的站在飞行场的外边,明明飞得好好的,为什么会忽然出现故障。

    不过,旁边的几位技术却不是这么想,他们一脸崇拜的看着这位老人,竟然真的飞起来了,不需要什么气体,完全是依靠自身的动力系统。

    “是不是那个德国人发明的发动机有问题!”

    华蘅芳边走向飞机,边嘀嘀咕咕的自言自语道。

    刚钻出飞行舱,一脸苍白的飞行员看到华蘅芳过来,不由连忙上前道:“华公!”

    华蘅芳却像着了魔一样,径直走到飞机旁边,仔细观察起来,飞行员无奈的摇摇头,不以为杵,他知道华蘅芳一旦思考起问题来,有时连饭都会忘了吃。

    “啊,我知道了,我为什么不用双动力系统。”华蘅芳恍然大悟的大叫一声,一下子蹦起了老高,边叫还边跳,犹如一个三岁的小孩。

    中国青岛海军基地,萨镇冰一脸严肃的从指挥舱口钻入潜艇里,心情有些忐忑不安,这次一定会成功吧。

    青岛已经成为中国潜艇部队的总基地,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疯狂建造改进,潜艇总数已经到达了二十来艘,已经能够成为一支单独的舰队行动。

    当然,与最先那艘魁首号比起来,现在的潜艇经过不断改进,已经越来越先进,首先就体现在航速与潜深上面。

    最新研制的这艘就是萨镇冰刚登入的那艘华夏2号,柴油机发动机一阵声响,舰尾泛起白色的水沫,缓缓消失在海面。

    尾随其后的潜入水中的是张大伟的华夏1号。

    椭圆截面的桶装指挥舱上,萨镇冰皱着眉头等待着通信室内的消息。

    现在要实验的是在海里潜艇之间用无线电互相通信,一旦成功,潜艇部队就能拧成一个整体,能够从一艘潜艇上面对其他潜艇施发号令,共进退,大总统提出的海狼战术这才能够真正的实现。

    嘟嘟嘟,通信设备不断跳动,通信兵一脸凝重的看着上面的动静。

    不久,信号传递完毕,旁边的编译人员马上翻译过来:华夏2号,这里是华夏1号,重复一遍,这里是华夏1号。

    通信员狂叫一声,有哭有笑的将旁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