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欧洲电影。从一开始就有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和美国的电影传统有着根本的不同。美国的电影。从一开始就有特别重视商业元素。这种风格。和美国人本身的国民性有关系。同时也和爱迪生本人的影响有重大关系。但是欧洲人不太一样。从电影一开始。他们就特别注意艺术性。

    对于欧洲电影人来说。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世界的展现。对于终极镇里的追问。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也是艺术电影中变现最多的。相比之下。政治。虽然也是一个艺术主题。但是和其他的主题相比。显然要淡化得多。

    不管是在法国还是在英国。不管是在意大利还是北欧。电影人关注的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思考和体验。他们关心的是人的灵魂。政治这种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生硬。实在是太尖锐。有的时候。很多电影人认为政治电影不算艺术电影。因为几乎所有的政治电影都是为了宣传而产生的。宣传和艺术。似乎是一个天生对立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在欧洲几十年的电影发展当中。政治电影虽然也有生产。但是算得上杰作或者是对电影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电影。寥寥可数。就更不用说是纪录片了。

    尽管在弗拉哈迪的影响之内受到了认可。但是纪录片的发展因为它自身的特点。依然无法和故事片相抗衡。在欧洲。纪录片依然是一个边缘所在。

    莱妮.里芬斯塔尔的这部电影。题材上面是政治宣传片。样式上又是纪录片。这两个特征糅合在一起。导致这部电影首映前。欧洲的那些电影人。虽然很关注。但是基本上没有人觉得这部电影会多么的出彩。

    但是事实却远非如此。这部电影的首映。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史无前列地地震。这场地震。从两个层面让欧洲人产生了巨大的震颤。

    第一个从面。显然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和德国人就给已经给欧洲人留下了这样的一个印象:一个失去光荣变地困顿的国家。一个麻木呆板逆来顺受的民族。

    历史上德国人的那种辉煌。现在完全死去了。这种印象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保持到现在。而且几乎成为了融入民众血液里面的观念。

    但是一部电影。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碎了这些民众的心。银幕上出现的德国和德国人。和他们心目中的想象根本就不一样。一队队整齐的军队。武器先进。斗志昂扬。他们的坚定和对于国家地忠诚。让人坚信这些人如果走为国家从容赴死;一群群高喊疯狂的民众。之前他们是那么的麻木。但是在银幕上。他们一个个热血沸腾。他们为国家高呼。为民族高呼。为自己的自由和尊严高呼。在这样的民众面前。还有哪些困难无法被克服呢;一个个政府领导人。没有法国政客地吊儿郎当。没有了英国政客的雅致和规矩。没有了意大利政客的粗俗和暴力。有的是实干。有的是果断。有的是对于国家对于民众的责任。这样的领导人。谁能怀疑在他们的领导之下。一个国家不能够走向繁荣呢?

    更让欧洲人心惊的。是银幕上出现地那些德国青年。那些德国孩子。他们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是从他们的目光中。从他们整齐的步伐当中。从他们对领导人地崇拜之中。已经足以说明这个国家的下一代的心里。已经被播撒上了种有着远大理想的国家。这是一个军队慷慨从容百折不回的国家。这是一个民众万众归心众志成城的国家。这是一个年轻人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国家!

    这样地一个国家。不管它经受了多么大地打击。不管摆在它面前的是多么艰巨地波折。最后必然都会从容度过!

    《意志的胜利》。如同中世纪条顿骑士的号角。一声吹响。金戈铁马。呼啸而至。面的风尘。整个欧洲都在颤抖!

    英国人几乎是惊呼一片。甚至连首相在议会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