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够想到。但是一旦进入了拍摄,有的时候导演在这方面就彻底身不由己了。因为一部电影的放映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一个半小时,或者是两个小时,在这相对固定的时间里面,如果要花很多时间和镜头去表现这些大场面的宏大,那就必然会压缩对于主题和整部电影内在精神的雕琢。前者是必须要表现的,因为如果不表现出这些,电影的主题和内在的精神就异常空洞,但是前者又不能表现得过了头,如果过了头,整部电影就会成为一个又有个的气势磅礴的场面,观众看得时候,可能觉得很爽,但是出了电影院仔细一品味,他们会发现这部电影出了庞大的场面,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思考,没有艺术性,更没有能够让人们内心激动或者是颤抖的东西。这样的电影,是失败的。”
“所以,拍摄大片的时候,对于宏大内容的掌控,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如何掌握这个度,是至关重要的。相比之下,在这一点上,《圣经创世纪》的难度最大,首先,电影中的场面比起一般的大片还要宏大,表现起来还要花费时间,此外,这部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是对上帝的赞美,这个主题本来就是有些空洞的,是难以把握的,所以两者结合起来,更加容易让导演犯下错误。”
“但是我们看到,约翰休斯顿在拍摄的时候,几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那些宏大的场面,而同时,也通过这些场面,达到了对上帝赞美的主题设置。而我要说的是,约翰休斯顿最成功的地方,是在此程度之上,他更进一步,完成了电影精神层次的提升。”
“很多观众包括电影人,在谈论这部电影的时候,都会觉得这部电影是为了赞美上帝。如果约翰休斯顿在他的电影里面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那他显然是成功的。约翰休斯顿做到了,但是他并没有满足。在此基础上,他提升了电影的精神境界,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蜕变!他把整部电影地最后的落脚点放在了人的身上!”
“天崩地裂、风云变色,上帝创造世界,这实在是太阔大了,虽然也很精美,但是从艺术性上来说。就像是跷跷板的一头,这边太重。需要在另外一方面平衡。约翰休斯顿在他的电影中,展现出了人类的价值,通过对上帝创世纪的展现,在这样地一个宏大背景下,约翰休斯顿对于人的本性、归属、人类生存地意义、人性的善恶以及人生的终极真理等等,一系列的重大哲学主题都给以了深刻的思考。使得这部电影,不仅有庞大的场面,还有感人地细节,更有深刻的艺术思考,进而从一部成功的电影转化成一部艺术杰作!这个飞跃。是让人赞叹的!”
“而最让我感动的时候,约翰休斯顿在整部电影所展现出来地那份独特的宗教狂热。注意,这里说的宗教狂热,不是贬义词,而是极其难得的东西。和好莱坞一般的电影相比,宗教电影可能是最难拍摄的电影类型,因为和一般的电影相比,它多了一种属性,这种属性就是信仰属性。”
“宗教信仰。是世界上最光明的东西,是最崇高的东西。也是人们最看重地东西,所以对于宗教电影就有了很多苛刻的要求。一个导演去拍摄电影,一般来说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如果是其他电影,你拍得很烂,观众大骂你一顿也就完了,但是在宗教电影上,如果你拍得让观众很不满意。甚至激怒了他们。那么等待你的,可不仅仅是大骂你一顿就完事那么简单的了。这也是世界电影中。为什么宗教电影的数量那么少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事情。”
“而一个导演,拍摄宗教电影成功的关键,就是首先他本身就是一个对宗教狂热地人才行。一个内心是一团火地导演,他拍摄出来的宗教电影,必然也能够点燃观众内心地那把熊熊烈火,让他们产生深深的共鸣!所以,以我的经验来说如果你是一个无神论者,如果你是一个对宗教没有什么感情的导演,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