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10)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六月初。好莱坞终于开始上映电影了。经过了半年多的辛苦拍摄。有些电影开始搬上银幕和观众见面。

    揭开这场放映狂潮大慕的,是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刘别谦导演的《天堂可以等待》。750万美元的投资相比于其他电影公司的大手笔是有些少,但是对于华纳自己来说,这部电影已经算得上是一部巨片了。

    刘别谦显然对这部电影十分地看重,他也知道这部电影对于华纳地重要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所以在这部电影里面,可以说他是用尽了自己的所有才能,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千挑万选,因此,这部电影完全可以代表他地最高水平。

    这部电影的内容,可以说和刘别谦之前的电影一点都不一样。刘别谦的电影,给观众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独特的幽默,他电影中的那份不浓不淡的嬉笑,总是十分销魂的。而在题材上,刘别谦特别喜欢表现那些美国普通民众发生的俏皮故事,这些故事,往往都是以喜剧结尾的。

    民众喜欢刘别谦,喜欢他的电影中对于社会的独特观察视角,这种视角似乎是一种小丑的目光去打量,总是让人能够体会到一丝轻扬。

    但是这一次,刘别谦的这部电影在题材上,是十分平凡的,没有任何的喜剧因素,而在情感的处理上,他干脆取消了他招牌性的刘别谦式的幽默,换上了一种他从来没有试用过的沉重风格,整部电影,肃穆异常。

    电影讲述了一个十分深刻的故事。

    一个叫赫克托的老诗人,得知自己患有癌症,而且已经是晚期了。在进入医院等待死亡的前一天,老诗人决定最后一次走进这个世界。他有一个女儿,但是几十年来唯一陪伴他的却是一条狗。他牵着一条狗到女儿那里,想把狗交给女儿。却被女儿拒绝,女儿和他之间,早已没有任何的亲情,父女两个人已经彻底隔膜了。

    赫克托把自己地遗产委托给了女儿,但是女儿在看到遗嘱之后,就开始和丈夫商量卖掉祖屋。赫克托黯然神伤,一个人离开了女儿的家。

    他在巨大的城市之中游走,观看这个世界的角落。和形形色色的人交往,看着他们各自生活,散了又聚聚了又散。这些人,在生活中忙碌地如同蚂蚁一般。他们关心的是钱是声望是地位,没有人真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生活。

    唯一能够和赫克托做朋友的,是一个孩子,一个盲人孩子。一老一小在城市中游走,相互诉说着一些看似平常但是想起来却十分深刻的对这个世界地看法。8赫克托回忆了他的一生,回忆了自己已经去世的太太,回忆了自己地这一辈子,作为诗人的一辈子。甚至诉说了自己喜欢地中世纪诗人。他和盲人孩子最后决定去海港看一看海鸥,那是赫克托一辈子书写的对象。

    影片的最后,在海港黄昏的阳光下,一老一少坐在一起。他们的对面是大海,微蓝浩渺的大海,两个人讨论时间和人存在的意义。

    “你相信永远吗?”

    “我不相信,我看不到永远,因为我是一个瞎子。”

    “我相信。你知道,时间就像是大海,我们在海上漂浮,如同一艘艘船。当一个人的时间到了地时候。他就沉到了海面之下,去到另外一个世界。”

    “那海上的那些岛屿。是什么呢?”

    “那些岛屿,是被储存的记忆,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一个人地记忆,一群人的记忆,它们就在海上忽隐忽现。”

    “那天堂是什么?”

    “天堂就是那些海鸥的翅膀,你坐在这里,就这么坐着,听着它们的鸣叫,知道它们一点点靠近,当你的时间到了的时候,你的灵魂就会搭上它们的翅膀进入天堂。”

    “那我可以等待一下吗?”

    “等待什么呢?”“等待看一场落日。”

    “天堂里面也是有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