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下只得退出战场暂避。刘禅带着关彝,文鸯等一干将领追出老远方歇。
武功一战,蜀主刘禅临危生智扳回危局,群臣皆是赞佩不已。只是魏军大营的粮草被魏将爱靓一把火烧的七七八八,蜀军得之甚少。而武功城中的粮食也不足以四五万蜀兵消耗。剩余的军粮统计起来只能支持六七日而已,虽然占领了武功,却没有补给更进一步。
到了夜晚,陈泰在土山上举火为号杀下山来,外围的魏将王浑带着两万魏军同时发难。然而此等算计尽在刘禅的掌握之中,严阵以待的蜀兵顿时发动,重挫王浑一路魏军。死战不入,魏军只得退却。陈泰见突围无望,唯恐自己落入蜀军手中,拔剑自刎而死。随行的数百魏军尽数战死,竟无一人投降。
武功大捷很快传遍各地,王浑率领魏军退往长安向许昌求救,西方的雍凉之地反应却是截然不同。廖化,刘禅两路蜀兵先后出击吸引了魏国西线的主力守军,而沓中的姜维则是率领三万精锐突袭狄道。
在沓中屯田之时,沓中积累了无数的粮草,然而为了引诱魏军深入,这些钱粮都被运往剑阁,阳平等地。从定计北伐到发动北伐,前后不过十余日的时间,要筹备廖化,刘禅,阎宇三路人马的军粮补给已经忙的焦头烂额。沓中方向供应的军粮则是相对要少一些。
毕竟光凭借汉中的百姓是无法承担四路人马的运输任务,因此只好依照出击顺序安排人力和物资。不过对此姜维早有准备,山川中的少数民族尤其是羌族长期被蜀汉政权照顾,加上姜维的刻意交好,每次北伐皆是羌族负担蜀军沿途的军粮补给。
此次也是同样,羌族不仅提供了军粮补给,甚至还提供了一支三千五百人的军队。领军的将领叫做王志,现任安远将军之职。其父王嗣字承宗,是前任的安远将军领汶山太守,西安围督。王嗣身为汉人然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为人重德行,有恩信被羌,胡等族所信服爱戴。跟随姜维北伐之时,被流矢所中,数月不治而亡。殡葬之时,羌胡之人护送者数千哭着呼号不停。王嗣的儿子和孙子被羌人和胡人视为自己的同胞骨肉,结为兄弟,这都是感怀王嗣的恩德。
王志本在丁忧之期,在魏军入川时便要率领人马赶赴前线。恰巧魏军退却,蜀兵北伐,因此王志纠集了三千五百名精锐羌兵,加入了姜维的队伍之中。羌人本就支持蜀汉,又是为王嗣报仇,无论军民皆是斗志昂扬。老人妇女孩童互相搀扶着加入了运送军粮的队伍,蜀兵受到激励,更加士气旺盛。
雍州刺史诸葛绪屯兵狄道,本以为蜀兵会舍难取易去攻其他几处,不想姜维竟是直奔这狄道杀来。先前在剑阁,沓中先后被姜维击败,诸葛绪心虚死守不出。姜维分兵数路,袭取南安等地,并且断魏军归路。
诸葛绪见情势不妙只得硬着头皮出战,被姜维杀得大败,乱军之中诸葛绪被蜀将赵统一枪刺于马下。魏军群龙无首皆作鸟兽散,姜维趁机扩大战果不过半月功夫便夺取了半个雍州。
攻取陇西郡后,姜维收编魏军降卒选其精锐入伍,余者遣散归家种田。于是留下寿良并五千人马守卫陇西郡,分一万人马与赵统前往祁山附近屯驻,防止祁山的魏军反攻。姜维自己带着近两万人继续西进,杀往金城,武威,西平等郡,准备一举平定凉州。
直至此时祁山的魏军哪还不知道中了蜀人的调虎离山之计?祁山聚集了三万余魏兵,杨欣,牵弘,皇甫闿一干魏将聚在一处议论不休。
“雍州已失大半,当趁姜维西上还军争之!”牵弘脾性刚烈,力主与蜀兵决战。
“姜伯约用兵精妙,我观在场众将无人是其对手,与其相争不若稳保祁山。”皇甫闿资历虽浅,名义上却是祁山大营的总指挥。
“雍凉之地我等固守多年,焉能拱手让与蜀军!这祁山有何好保!”牵弘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