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可以调动的士卒十分有限。为了避免出什么差头,杨戏与樊建商量之后,索性便在狱中审案。犯人都被带到广场之上,一个个的被带入接受审讯。审讯过后的直接送回牢内。这样一来便节约了很多人手,这个时候还是稳妥些好。主要的人物由杨戏,樊建亲自审讯,无关紧要的由下属官吏代替二人。昔日同朝为官,今日阶下之囚,人来人往间让人忍不住感叹世事无常。

    当家的一死,陈家主事就成了陈袛的长子陈粲。其父的罪过便须由陈粲来交代了,不出意料的话大家把罪责往死人头上一推,这案子就算是了结了。让人想不到的是陈粲没有认罪,反而一口咬定许家逼死了陈袛,还唆使陈家剩下的人都认罪伏法。这下大家都傻了眼,满朝文武为了保住两家血脉发了疯似的不断上书。本以为早牢狱之内两家应该达成了默契,怎么陈粲反告了许家一状?陈袛不在,许家竟然摆不平两个小子。

    当然不能凭一面之词便定许家的罪,于是接连对陈裕等陈家众人进行了审问。所得的回答都差不多,许家几位耆老出面,通过许游逼死了陈袛。并且伙同陈家做假供,企图把一切的罪名推到陈袛头上,减轻自身的罪责。

    陈袛所担的罪名越重,陈家受到的牵连便是越大。单是欺君之罪就能要陈家夷灭九族。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了陈袛,死无对证之下许家倒是有机会撇身事外,陈家必然是连坐。陈家兄弟没了父亲可心思没乱,在狱中满口答应骗了许家安心,到了堂上才是语出惊人。许家想死道友不死贫道,怎知意图早被洞穿,毫无准备之下还真让杨戏樊建审出了破绽。骑虎难下!出现这种情况,这件案子已经没有善了的可能。

    许家明知漏了马脚,可已经没了回头路只能硬撑,但一个近千人的家族口径如何统一都是禁不住推敲的。陈袛的两个儿子为了给父亲报仇,都豁了出去,把二人知晓的机密尽数说了出来。杨戏为官几十年,听完之后都是瞠目结舌。陈,许两个家族的势力之大,脉络之深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樊建心里也是庆幸,还好陛下雷霆手段拿下了这两大家族,否则真是吉凶难料。

    两家撕破了脸皮,丢入牢中的和广场上待命的纷纷骂了起来。一个骂对方过河拆桥害死了自家老爷,一个骂对方忘恩负义言而无信。一来一往也没人顾及身份,有如市井无赖般骂个不停,哪还有名门世家的样子。看到双方情绪激动,负责看守的官吏指挥狱卒和禁军把双方隔开,还教训了几个骂得起劲的犯人。

    彼此都是犯人,左右都是难逃一死,于是互相揭穿老底,相互指责攻击。许游等家中主事的还沉得住气,架不住底下的口无遮拦。大家都是豁开了的心态,情绪激动,头脑发热,和主子对质也是丝毫不惧。加上不少贪生怕死,没骨头的家伙,审案的进度快了许多。看看大势已去,许游等几个家中的主要人物也不再狡辩,只是咬住陈家不放。

    千余人的口供,改了又改,记了又记,不停的对照比较忙了几天,终于理出了一个头绪。二人不敢怠慢,带着口供急匆匆的赶赴宫中。

    出征的各路人马得胜而归,成都的百姓都是雀跃欢腾。东南西北四方的叛乱被铲平,这仗打得极长士气,深得人心。刘禅亲自在城外十里处迎接各路人马凯旋,各路将领都是感动不已。大军入了城,百姓也是自发的夹道欢迎。群臣各自议论,如此景象可是多年未见了。

    呼声最高的便是万岁,这点大家都觉得奇怪。陛下励志图强不过是最近的事,短短时日就如此得民心,有些不可思议了。刘禅在车队之中,抬手向人群示意,人群中爆发阵阵的欢呼。欢腾热闹的景象看得刘禅暗爽,自己在民间的声望可没有今日表现出来的这么高。不过是提早安排了杜轸,卫继二人带人混入人群之中,另外收买了许多百姓负责呼喊。

    一见车队就有人扯着脖子喊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