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由太子自导自演而成,夏新权不敢妄自猜度,他只知道,那些大臣们是想借这件事情来铲除郑贵妃和她的势力,阻止福王回京,保住太子的地位,保住“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古训。
大臣们成功了,为了保住郑贵妃,万历皇帝不得不做出了妥协,而太子也非常识时务地没有要求追究到底,在这件事上获得了万历的愧疚,使得万历派人前往洛阳通知福王,让他不用回京了。
也就是在那次朝会上,夏新权见到了皇帝,然后,又是几年时间不见他的踪影了!
哎!
夏新权站在窗前,任由寒风扑面打来,自然界的凄风冷雨与朝堂上的比起来,却又算不得什么!
明明知道这件案子错漏颇多,事情的真相或许并非如此,然而,夏新权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沉默以对。
虽然,他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极其讨厌道德上的不洁,然而,他终究没有海瑞抬棺上疏的勇气,海瑞敢于站在与皇帝对立的那一面,不惧杖责,流放,甚至杀头;他夏新权却不敢站在文官们的对立面,丢官并不算什么,士林的口诛笔伐才是他恐惧的缘由。
当时,不管是浙党,还是东林党,或是齐党,楚党,他们都拧成了一条绳,誓要借着这件事情将郑贵妃推下台,保住太子朱常洛,夏新权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对抗这样强大的力量,何况,他们有着大义的名分,至于,因为这件事情被无辜处死的那些陌生人,和江山社稷相比,他们蝼蚁一般的人生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那件事上,夏新权选择了沉默,因为沉默,他的官升得很快,在六部官员不齐的情况下,他很快就上了位,从一个区区的主事变为了从二品的侍郎大人,于是,他变得更沉默了。
去年,辽东发生了一件大事。
建奴的奴酋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口号,起兵反明了!
万历十一年,当时的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进剿建州右卫阿台部时,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因为这事,李成梁对努尔哈赤感到有些愧疚,让他袭了祖父的头衔,成为了建州左卫的头目之一。
失去祖父和父亲之后,努尔哈赤自然悲痛欲绝,对大明朝和李成梁恨之入骨,然而,他表面上却对大明朝和李成梁十分的恭顺,让人根本就看不出心中的怨恨和仇视。
在李成梁和明朝的支持下,努尔哈赤开始起兵攻打女真的其他部族,在万历十七年,他一举统一了建州女真,成为东北最强大的女真部落首领之一,甚至,获得了建州左卫都督佥事一职。
之后,努尔哈赤仍然表现的很恭顺,八年时间,三次到北京朝贡,更是得到了那些文臣们的信任,满足了他们天朝上国的虚荣心,于是,接下来,在李成梁离开辽东后,他没有了顾忌,很快展开了针对女真各个部族的吞并战争,而这个时候,十年内,辽东主帅这个位置前后竟换了八个人,每个人的施政策略都不同,再加上朝鲜战争爆发,朝廷根本无暇顾及东北,到万历三十年,当朝堂的那些大臣们意识到了努尔哈赤的威胁后,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尾大不掉了!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任辽东经略,意识到了努尔哈赤的威胁,这个时候,明朝在辽东的势力比较空虚,熊廷弼认为努尔哈赤的威胁在短期内无法解除,于是,他上疏朝堂,主张朝廷和努尔哈赤展开谈判,在必要时做出一些让步,为他整军备武,加强辽东防务争取时间。
然而,朝堂上的那些大佬们对熊廷弼的建议嗤之以鼻,他们这些人,也许没有一个去过辽东,没有一个见女真人,然而,这仍然不会妨碍他们做出高瞻远瞩的决定,堂堂天朝上国,岂能和蛮夷交涉谈判。
于是,熊廷弼被召回,继任者对努尔哈赤采用了强硬的政策。
只是,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的翅膀已经长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