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态度,让他能看到很多被军方忽略了的问题,给出与军方完全相反的建议。如果完全听信军人的话,小林光一肯定无法掌握大局。

    作为明智的领导人,小林光一知道反对声音的重要性。

    正如小林光一预料的那样,喜田多一郎并不乐观。

    虽然在提到美国的态度时,喜田多一郎给出了较为肯定的答复,即只要日本不愿意承认战败,美国就会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至于其中的原因,不需要喜田多一郎说明,小林光一也能明白。但是在另外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上,喜田多一郎的态度却完全相反,即日本能否在这场战争中取胜,以及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胜利是否能够给日本带来应得的利益,而不是为其他人做嫁衣裳。

    显然,这两个问题正好切中要害。

    小林光一也在这个时候清醒了过来。

    从一开始,东海冲突就不是日本想要获得的战争,而是美国一手策划的结果。小林光一做出参战决定,更多的是为了照顾美日同盟,毕竟日本不能失去美国的支持,也就不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美国背道而驰。

    这样的话,即便打赢了,最大受益者也不是日本。

    更重要的是,如果打输了,日本肯定是最大受害者。

    这个时候,小林光一考虑到了一个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即美国在导演东海冲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日本会以惨败收场?

    可以说,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在此之前,小林光一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主要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后,日本是美国在东北亚、乃至西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盟国,因此美国没有理由把日本推入深渊,更不可能冒着美日决裂的风险让日本承受全部战争损失。

    只是现在看来,小林光一都得承认当初太天真了。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表明日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战场上击败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与中国彻底决裂,成为美国用来遏制中国的王牌,而且还将在这场战争中,帮美国消耗掉大量即将退役的旧式装备。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日本也会与中国彻底决裂,而且背负起沉重的战争负担。

    由此可见,就算美国没有看低日本,也早就做好了日本战败的准备,并没指望日本一定能够取胜。

    只是,小林光一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

    办法很简单:让喜田多一郎在华盛顿主动提出来,即得不到美国全面援助的话,日本将被迫承认战败。

    具体操作上,只需要在军火买卖中采取强硬立场。

    如果美国做出让步,按照喜田多一郎提出的要求,廉价出售现有装备,那么美国就不会轻易抛弃日本,愿意与日本共同承担战争负担。如果恰恰相反,则表明美国从一开始就不大看好日本,主动挑起事端就是希望日本战败。

    想好之后,小林光一给了喜田多一郎明确指示。

    这个时候,钱德勒也收到了联合舰队遭到伏击的消息,随后获得更加确切的消息,至少有三艘中国潜艇袭击了联合舰队,二十二艘日本战舰被鱼雷击中,半数以上战舰在半个小时内沉没,其余战舰也很难幸免。

    联合舰队全军覆没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这个结果,即在钱德勒的预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不大愿意承认中*队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但是钱德勒不得不承认,只要合理使用电磁武器,中*队就能牢牢抓住主动权,在空中与海洋战场上彻底击败日本,不给日本半点希望。

    只是,这场战斗来得太突然了。

    更让钱德勒意外的是,中国当局竟然敢于在几个小时前夸下海口。

    显然,中国当局对军事力量有足够强大的信心,不然不会如此自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