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皇上容臣把话说完。”
铁穆耳笑了笑,依旧靠回椅背上,一手支腮,看着我道:“丽君,想对朕说什么?”
我拱手道:“今日之朝廷有几大隐患,皇上英明,自然早已知晓。”
铁穆耳轻轻点了点头笑道:“你所说的隐患,依朕看来,一是蒙古的十四王和他手中的五万蒙古骑兵。二是北方边境的四大宗王,他们手中握有几十万骁勇的雄兵,对朕手中的蒙古虎视眈眈。三是军队在江北,人在京城的九王。朕说的对不对?”
我笑道:“皇上说得很对,不过依丽君看来,还有三大隐患,一是将各民族区别对待的大元律例,二是穷奢极侈,欺压百姓的部分蒙元贵族,三是隐藏在汉人百姓心中,对朝廷的不满和仇怨,若不能消除这三大隐患,就算荡平了蒙古和宗王的反叛,大元依旧不能永保昌盛,世代永存。”
铁穆耳沉默了一阵,忽然伸手把我一把拉到他怀里,紧紧地抱住,贴在我耳边笑道:“说得好啊,丽君,那三大隐患是明的,这三大隐患却是暗的,朕若想坐稳江山,让子孙世代永昌,这几大隐患都是非除不可的。”说完从怀中掏出一本奏折,递给我,柔声道:“你看看,这是蒙古十四王叔和六旗联名递上来的,请朕去蒙古参加忽里台。。”
我打开奏折,仔细看了一遍,惊道:“皇上千万不要去,这十四王和六旗存有谋反之心已久,怕是要对皇上不利。”
铁穆耳接过我手中的奏折,笑道:“倘若朕料得不错,京城的九王叔虽不在邀请之列,却是一定会亲自前往的。”他说到这里,看了看我的脸色,轻声道:“九王叔伤势已经完全痊愈,听说他今日还曾与你一起在大都湖游玩,是吗?”
“是啊,皇上。”我轻声道,忽想到李正风,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汉官,九王爷若是要除去他,只怕不费吹灰之力吧,我怎能让他因为我,陷于危难之中。想到这里,心底暗暗叹了口气。
铁穆耳点了点头,低声道:“他可曾对你做了什么?”
“没有做什么,只是喝茶弹琴而已。”我正色道。
“喝茶弹琴?”铁穆耳微微一笑,“看来九王叔雅兴不浅啊,朕曾经听过他的琴艺,不过已经是七年前的事了,那时九王婶还在世,自王婶去世后,他便声言知音已绝,今生不会再抚琴,如今却为了你破例,不知是何缘故?”
想不到九王爷弹琴,竟还有这样一段典故。我心中一惊,勉强笑道:“原来如此,不瞒皇上,微臣对此毫不知情,也不知他为何要对微臣抚琴,也许是一时兴之所致吧。”
铁穆耳不易察觉地皱了皱眉,笑道:“这次朕前往蒙古参加忽里台,就是要借这个机会,将九王和十四王这些久怀反心的人一并铲除,永绝后患。”
我立刻答道:“皇上英明,只要除去他们,大元的隐患便少了一半。”
铁穆耳柔声笑道:“说得对啊,皇祖母三日之后,就会离开大都前往五台山,饭僧礼佛,长达半年之期。到时,朕再将这几个反王除去,大元的一切,便尽在朕的掌握之中了,等这次从忽里台回来,朕就和你举行大婚仪式。让你安心进宫,做朕的妻子。”
我急道:“皇上三思,此事必然招来大多数朝臣的反对,还有那些皇亲国戚,只怕他们会联合起来,反对皇上,大元的江山也会因此不稳啊。”还有一句话我没说,那就是皇甫少华,他该怎么办?
铁穆耳轻声笑道:“别担心,铲除反王之后,朕会将兵部尚书之职授予李正风,再将朝中蒙臣借清叛之机,撤换一部分,以忠心耿耿的汉人出任要职,留下的大臣中,伯颜和都林都是蒙汉平等的,对此定无异议,皇亲国戚手中没有军权,就算想反对,又能如何?当年的辽世宗可以立汉人为皇后,今日朕权握天下,要立一个汉人女子为皇后,又有